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胡玫用《孔子》向历史与文化再一次致敬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5日14:06  新浪娱乐

  凡是重塑历史人物,大抵都要经过相当长的辩论。而结果似乎不外两种,一种是多方经过激烈的辩论之后,更加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另外一种是优势互补,使辩论一方得到巨大的完善。我想,电影《孔子》所引发的争辩,当属后者。

  胡玫导演在电影《孔子》开机仪式上开诚布公地说“要努力,使我们这部《孔子》,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一部值得被长久言说和记忆的作品。”

  作为指导过《汉武大帝》、《雍正王朝》的女性导演胡玫来说,电影《孔子》可以说是她通过试听艺术对历史与文化的再一次致敬。

  胡玫导演在开机仪式上,说“电影是一种虚拟艺术,历史片并不是书写历史。”的同时,也在负责的表明电影中孔子的故事和形象,是一个来源于史记和长久历史文化认同模式下的史料的,这本身必然是对历史的尊重。在这个尊重之上,将一个历史形象做电影艺术化的处理,让大众能通过试听手段,进入孔子的世界,理解孔子所提倡的人文精神,从而弘扬儒家文化。

  如果仔细观察图书市场,我们不难发现,关于孔子的书籍,古有《史记》和孔家门生整理的多个著述,加之各个朝代都有名哲伟学著书沿说,一度有汗牛充栋的胜景。倒是五四运动以后反不如从前那般狂热。图书作为影视诞生以前的主要媒体,承载了极大的儒学份量。如今正值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电影史上也将要用这一试听媒介的承载方式填补空白。胡玫对此可能也深有所感,故而她说 “我们在创作中必须发挥充分的艺术想象力和精心的选择与剪裁。”让电影媒体在儒学传承的路上可以做一颗石子。借着电影的艺术魅力,展示圣人之人与圣人之仁。一旦《孔子》片成,即是所有创作人员对至圣先师的致敬。这种致敬是发自内心的敬畏,合乎时代节奏的敬意。至于电影通过何种手段来展现,用那些情节来表达,哪一种属于敬哪一种又是大不敬,该由历史来言说而不是个人意志。时代不同,表达敬意的方式也会随之流变。之中唯一不变的,是心中的真诚与敬畏。

  当年姚秦鸠摩罗什翻译《金刚经》时,没有省略记载佛祖“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的段落,使得今天我们还能看到一个没有被供奉在莲花宝座上的世尊形象。去除了宗教的狂热,用宁静的心灵来面对,可能更容易进入圣人的世界。但是事实与美毕竟需要分离,才能展现美的本质。所以,今天我们可以使用电影这一可以穿透现实时空的表现手段,来诠释心中的美。回溯历史之流,独立的生命个体本身就是一个多变的面貌,恰逢电影,正是一种时间的魔法。凡人、圣人皆可从概念的对象变成可观的对象,表达一个生命的自然过程,犹如听暮鼓晨钟,观花开花落一般。谁能说当下之心,不饱含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呢?

  面对各式各样的质疑,胡玫很有信心的表达“电影作品是艺术而不是学术。希望学术界对我们的创作给予必要的宽容,不要过于用学术性的,求真求全的眼光去期待我们的片子。”的确,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诞生不过百年。其本身和文学、历史以及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中,还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胡玫此次用电影讲述孔子的故事,目的本是唤起一种儒家的人文关怀,并非集结孔子学说或者全景再现真实的孔子。虽然不是以学术研究的面貌出现,但创作本身也绝非戏说和把孔子娱乐化。

  谈及先圣,有几人可敢妄语?自古,画鬼容易,画人难矣。

  文/青靖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