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香港电影的两大阶层:草根与中产
“金融海啸冲击下,香港的贫富差距继续扩大。特区政府统计处的最新数字显示,湾仔区仍为全香港最富裕的地区,区内住户每月入息中位数高达3万港元,较去年急升7.1%。深水埗区则‘敬陪末席’,成为最贫穷地区,住户收入中位数仅为1.37万港元,近四成月入更少于1万元。两区住户入息中位数差距高达1.2倍,显示‘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在香港日趋严重。”——林杮理
草根:
所谓的草根,是直译于英文的grass roots。其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一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就香港的地理位置与文化传统来看,其处于中国的南边,且原本是乱草丛生的岛屿,是被边缘化的地方,即使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电影人南下时,他们不少也是将香港视为“文化沙漠”,将自己视为主流、精英。
既然,香港被当时的主流看法所边缘化、草根化,那么,生活于香港的众多普通老百姓,都是属于草根族,更何况,四五十年代之交大批涌入香港的内地人,几乎就是一无所有的来到这片土地,然后靠着自己的努力拼搏,发家致富。而前文也提到,香港电影的模式之一是社会阅读模式,自然的,不少的香港电影都是带有草根性甚至是直接表现草根者的日常生活的,如五六十年代的粤语片,其最大优点就是“深深根植于民间中下阶层,随着他们的喜好、哀乐,现实、欲望与梦想而适应变化。它甚少超前但也永不脱离这个社会观众层的现实。它是以一种可能艺术上粗糙但感情上贴近的方式反映这个现实。对升斗市民作出同声同气的慰解,令小市民有所娱乐、宣泄”(参见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5)》)。
而周星驰在九十年代的事业巅峰则将这种草根性的电影文化发挥到了极致。除了《审死官》、《食神》几部为数极少的作品之外,周星驰在影片中扮演的角色,都是那种生活在主流边缘的草根者,如《少林足球》中的他,是街头巷尾捡破烂的,又如《长江七号》,他饰演的父亲生活在贫困中,连儿子所穿的鞋子、所玩的玩具,都要到垃圾堆里寻找,“无厘头文化”的代表作《国产凌凌漆》,他扮演的猪肉佬虽然是特工,却早就被遗忘而流落街头卖猪肉为生,即使是他“当官”的《九品芝麻官》中,他也只是一个最低级的小官,备受着一层层的压力……周星驰就像是众多香港草根者的代言人,再加上其影片中的无厘头文化风格,让很多港人因为明白这种港式小人物对白的构辞噱头而感到沾沾自喜与共鸣。
近几年冒起的另一个草根者的代言银幕形象,则是麦兜。影片《麦兜故事》是根据完全港汁港味的香港本土漫画所改编,并穿插了港人日常生活中的港式茶餐厅(不少香港作家就批评内地兴起的茶餐厅缺乏了港式茶餐厅的独特风味),且全片表现的够“港式”、够“死蠢”、够“港人港态”。港式涵指了港人的生活、起居饮食、环境等,其中蛋挞与茶餐厅文化是港式饮食中的文化特色,前者备受末代港督的推崇,后者则是街坊的惯性集会地(即使是在《PTU》等银河映像的作品里,也一再的出现茶餐厅),被巧妙的融合在影片里;混杂的语言(如校长的带有潮州口音的粤语、Miss Chen所教导的英文歌曲)也反映出香港这个地方的多元化;而影片中的新闻报道,又充满着港式的幽默……
在影片《麦兜故事》的结尾,长得既不靓仔,一生也不够幸运(都是麦太在片头曲的许愿)的麦兜,回到了一次次的奋斗、失败、再奋斗、再失败后的现实,而这,何尝又不是香港人的实际的一面呢?
中产:
所谓的中产阶级,其流行的定义是,他们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同时,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而在香港,随着七十年代经济的腾飞,不少的香港人已经进入了中产阶层,只是,香港社会的高度竞争性与经济的不大平稳性(如股市、金融风暴等,常常都对普通的中产阶层受到影响),他们不能也不敢满足于这份到手的“中产”,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高产”……
香港电影里有表现这些中产阶层的作品吗?也有不少。五十年代后期电懋的不少作品便是以都市白领为主人公的,他们生活的场所往往是餐厅、高级酒店、飞机场等,艳慕了不少的劳苦大众。可惜,后来陆运涛罹难后电懋的电影事业一落千丈,而独霸影坛的邵氏公司则批量生产古装武侠动作片,比较少关注现代式都市题材。
直到九十年代初这种偏向于描写草根阶层的电影潮流才有比较明显的改观——以陈可辛为主导的UFO电影制作公司,其聚焦的是都市白领的生活状态,如《双城故事》、《风尘三侠》等。但这些作品整体上并没有得到成功——后来在票房与口碑上双赢的还是那部《甜蜜蜜》,影片讲述的是草根者的奋斗史与爱情史。
新世纪后《孤男寡女》、《同居密友》、《嫁个有钱人》这类描写现代都市白领情感生活的中产阶层作品,才终于得到了扬眉吐气的机会,但也只是占了比较“边缘”的地位。
其实,绝大多数的香港电影,都是围绕着草根者的中产梦来展开,包括前面所提到的周星驰的作品,在影片的结尾,往往都是周星驰所扮演的角色取得了成功,改变昔日的寒酸状态,如《功夫》的结尾,他已经从街头小混混成为了九龙城寨的“救世主”(影片在他打败火云邪神后有一个仰视的镜头,使得这个人物显得更加的高大,突出了其成就),又如《食神》,影片经历了从“神”到“凡人”再到“人人都可以成为食神”的三级跳。
而另外一些典型的例子则是英雄片。吴宇森执导的《英雄本色》里,周润发要想“拿回我失去的东西”,必须经历了被打伤脚及沦落街头的磨难,而王晶的《赌神》中,周润发的东山再起,也经过了他无意中失忆而与草根者们相处在一起才重新崛起的阶段。如此方式的处理剧情,明显想带给观众们一丝丝的安慰——你看,银幕上的这些中产阶层们,都是经历了草根的阶段!只是,这种“对‘(物质)贫穷’的既恨又爱,和不断不断藉电影来宣泄不安全感的社会诉求(所谓市场需要),是香港电影要脱离港产片心态(价值观),放眼世界大展拳脚的最大阻碍”!
阿木/文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