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陶志波
常年居住北京的人都了解,首都的雨可以用金贵来形容,尤其是首都的春雨。而4月23日这天,老天爷慷慨地将春雨断断续续持续了一整日。这场雨也成为笔者迟到《铁人》看片会的一个重要“托词”,或许这春雨是献给“铁人”的。
估计是错过了大约开头10分钟的内容:此时大银幕上的画面已然是那个让老一辈国人都无法忘怀的岁月——年轻的共和国,物质上一派荒凉与贫瘠;精神上,却是斗志昂扬信心百倍。灰暗且粗糙的画面,让我这个70后出生的,对那段历史多少在大脑、枯肠当中有些许记忆的人很快便找到了切入点。任何国家的创业史都是用血和汗甚至是生命筑就的。
大多数人把今天归为浮躁的社会。所谓的80后和90后似乎已然失去了对“历史”的兴趣。大多数年轻人当中,充斥的是网络、是物质、是竞争、是压力……或许有人会看到《铁人》想起老外的漫画里的那个“Ironman”也不一定。
正当笔者随着银幕上的“铁人”王进喜高亢、振奋的口号激动不已时,镜头一转,跳到了色彩缤纷的现代。尽管,依旧是石油工人的故事。但先进的设备、更加科学的操作以及当代石油工人们丰富多姿的饮食条件娱乐内容,与顷刻前冰天雪地里的恶劣和单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代石油工人迥异的精神面貌更让观者历历在目。其间,话语不多性格略显闭塞的刘思成(刘烨饰)成为故事的焦点,这个年轻石油工人的视角开始引领全片。
随着情节的发展,刘思成的身世渐渐明显,当年王铁人的徒弟刘文瑞正是他的父亲。观众也终于知晓了这位深受父亲嫡传的当代石油工人,缘何与他人形同另类。在父亲的教导下,除了会发狠工作外,就是收集“铁人”王进喜的所有“宝贝”,并被工友称之为“沙漠综合症”患者。而当年在大庆油田做饭的老工人的实话实说,却彻底打碎了刘思成继承父亲乃至老“铁人精神”的信心……
画面再回到过去,原来,父亲刘文瑞就是当年忍受不住大庆油田工人的苦而最终成了逃兵的“小知识分子”。但师父王进喜的车站“送行”,虽没能让“小知识分子”带走那几个还热气腾腾的馒头和干粮,但“铁人”意志却已经在师徒间的热泪中成功升华并传递。而一个失败的石油创业工人却以乡村教师的身份,成为一位成功的“铁人意志”的传播者!临终前对儿子刘思成的嘱托,更让“小知识分子”成功完成了自我救赎。
结尾处,一组超现实手法处理的镜头,让故事直抵高潮:沙漠救险的刘思成与荒漠疾驰的铁人王进喜,如并肩作战的战友一般同驱那辆老旧的摩托车,满脸幸福地奔向美好的未来……
影片最终以感人肺腑的传承故事,恰到好处的剪辑,巧妙的故事构思,以及精良的制作水准,成功将只讲奉献、无畏无私的“铁人意志”传递给当今的时代和人们。让今人铭记,让后人学习!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