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之所以充满争议,就在于几乎所有的主要角色都和过去观众看到的不同。观众们见惯了大崩溃时刻的各色人等的所谓一般表现,或做慷慨激昂的烈士,或积极主动的去做汉奸,再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奉行犬儒政策猫起来做良民,然而《南京!南京!》中的人都有些新意。这个新意,对于观众、导演和主演都是一次挑战。《南京!南京!》的演员的整体表演是非常杰出的群像,救亡中的国人有着他们特有的气场。但是在不屈服之外,多少还是有一些缺憾。《南京!南京!》有充分讨论的必要,哪怕很偏执很跑题,总是对启蒙和救亡都有一点点的作用。
遗憾再说难免,遗憾本身也是电影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电影确实是遗憾的艺术,当电影上映之后,无论是导演和观众看出的遗憾都不可能再被弥补。范伟扮演的唐先生,本来是拉贝的秘书,一大家子其乐融融,本来以为与其他中国人有些不同的待遇,但是拉贝带不走他们全家,唐先生开始了计算和算计,人性的卑微和劣根性都得到展现。准备通过做高级奴隶的资格来获取某种安全,通过告密换取了一张许诺平安的纸,代价是很多被藏匿和养伤的军人被杀。但是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侵略者的承诺有如沙滩上的城堡一样,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范伟洗去了作为著名喜剧演员的外在形象,但是小知识分子的犹豫、犹疑和彷徨,其实并没有得到更充分的表达,在相当程度上唐先生还是一个概念化的人物。作为拉贝多年的追随者,在南京这座国民政府首都所在地,他本来应该明白更多事理,对于时局的变化也早有判断才对,苟且于一家人的平安,而泄密于军人的所在,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很难从他最后的被枪毙而得到救赎。范伟的演出,看起来不温不火,但依然是在观众的预期之内,唐先生的复杂性不够,他的家庭成员经历也过于离奇。范伟的演出最大的遗憾,在于人物前史的不够廓清,他的心路历程不够丰富,过于考虑自我,抵抗性远远不够,而且难以达到内心的平静。
刘烨的形象,给观众以硬汉、抵抗者的英雄形象,但是电影给予的表演空间并不足够多。从开始的守城,到对日本军人的巷战,再到集中被屠杀,刘烨并没有多少台词。其实观众渴望知道他更多的过去,尽管观众明白他抵抗的意义。电影没有更多描写南京守卫战是个巨大的遗憾,据说也与资金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描写了惨烈的守卫战,再加上刘烨等人在城内艰苦卓绝的游击战,才能够给出日本人的恐慌以及未必单纯是反弹的屠杀,当然对于南京的屠杀有着各种相互影响、刺激和加剧的因素。陆川可以讲刘烨等人的生活更加细致的表现,他们是如何在围城、危城内坚持的,这很重要。电影既然对日本军人的战斗序列、联系和调整等等都做了巨细无遗的展示,刘烨等人聚合残兵进行完全不对称的狙击,更需要勇气、分工和配合。刘烨的遗憾,更多是剧本的问题。
至于高圆圆,她扮演的是东西合璧的新时代女性姜淑云,在国际安全区内担任拉贝的秘书,起到一个桥梁的沟通作用。然而因为剧情走向、拍摄周期、主题思想等诸多原因,姜老师这个角色还不够立体,特别是与日本下级军官角川相比,后者是被陆川寄予厚望的一个虚构人物,他承担了相当的历史责任,但是他的反思和谢罪并非具备更深刻和自洽的逻辑基础,这就导致平行出现的姜老师、妓女小江和抵抗战士们牺牲的某种无法脱离的勾连,有一些观众与我谈论一些很极端但是有着清晰脉络的联想,《南京!南京!》中的角川对于祭祀仪式的痴迷、对情感的多层次的守望,并最终终结自我的生命,是否可以看成是一种更高层级的救赎,所谓在人性上要高出其他人很多。如此推演下去,那么姜老师们存在和牺牲的意义何在,她的价值难道是某种不可避免的虚无?难道日本人的明治维新要比清朝的洋务运动更加彻底和成功,从此就天然拥有了一种高端的视角,可以主动的侵略、忏悔、反思和指引?落后的就要屈从侵略者的规则?观众对于姜淑云这个角色的疑问,并非针对高圆圆本人的诠释,更多的是指向导演陆川的人物设定天然的缺陷。杨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