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质疑,有一种回应方式是无敌的——有本事,你给我弄一个更好的!在吵架法门中,这招叫“顶牛”;在武学上,这就叫借力打力。试举一例:觉得《越狱》的结局不完美?那好——有本事,你给我设计个完美的!
“有本事”或者“自认有本事”的人真不少,他们设计的“完美结局”不外乎:恶人非死即伤,至少也得闹个神经病;好人非富即贵,好歹也得幸福美满,套用童话故事里最常见的结束语说,就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这么一“完美”,现实主义者又不干了——坏人堆里,地主恶霸狗腿子就一个没逃掉,好人队伍里,就连送鸡毛信的老大爷都没牺牲,天下哪有这么圆满的事儿?
于是乎,“完美结局”又显得不那么“完美”了。那句戏剧老词怎么念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也该有一千个“完美结局”。理想主义者的“完美结局”,可能是现实主义者的“巨大遗憾”。《越狱》编剧的“完美结局”,也可能是“第四面墙”——观众的“巨大遗憾”。既然注定无法“完美”,那观众何必为难编剧,“死人”又何必为难“活人”——温帅不死,福克斯何去何从?且不说,生死之题本就难解了。西方现代戏剧的祖师爷莎士比亚,在裁判主角命运时不也犯过迷糊吗——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我想说的是,电视剧的编剧、导演当然要照顾观众感受,但也不能完全按照观众的意思来——因为“观众的意思”,本身就很模糊。《十面埋伏》、《无极》、《夜宴》,都是所谓“按照观众的意思”拍出来的,结果怎样——旧事重提,不能算光荣吧? 方块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