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最近央视播放的《苍天》一剧,很清楚地为我们展示了当年的八路军如何为老百姓断官司,为老百姓解纠纷,为老百姓谋福利,也很好地为我们阐释了司法机关的权威从何处来。
“努力建设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什么是权威?权威来自哪里?我觉得是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经查阅有关资料,我们发现,权威是指在社会生活中靠人们所公认的威望和影响而形成的支配力量。
权威和权力都以服从为前提,两者有联系又有区别。权力是一种强制力量。权威是通过令人信服的威信、影响、声誉发生作用。在许多场合,权威和权力结合在一起,相互为用、相互增强。
因此,一些人仅仅把权威理解为权力是片面的。司法机关要树立更高的司法权威,更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只有要通过司法体制改革赋予司法机关更大的权力,依靠权力地扩大来增加自己的权威。
权威从哪里来?权威来自人民的认可。我党从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小党,成长为具有几千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执政党。权威来自什么,不是依靠什么改革,更不靠什么人或什么机关赋予我们权力,而依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靠一心一意为全国劳苦大众谋幸福的浴血奋斗。
中国革命的成功来自什么?靠什么力量使我们的小米加步枪,战胜了美式装备的800万国民党反动派军队?靠得的是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靠得是人民群众的独轮车。得民心者得天下,民犹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
中国革命的成功,在于我们实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改革开放的成功,在于我们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广大人民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得到了实惠,所以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赵本山在1996年春节晚会上有个小品《三鞭子》大家可能还有印象。在小品里赵本山说得好,“八路军的炮车陷进去,我们老百姓给他抬出来。”这是什么,这就是权威,八路军的权威。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有广大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征兵、派粮等工作,只要一个号召,老百姓都踊跃参军,积极交粮。不象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靠抓壮丁,靠到处抢夺。他们的权威哪里来?靠得是与老百姓血肉相联,靠得是为老百姓谋幸福,时刻与老百姓打成一片。
做为人民的司法机关,就应该为人民服务,时时刻刻地为人民着想。权威来自人民,用于人民。只有那些能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人民法官,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他的话老百姓才愿意听,他做出的判决老百姓才会积极主动履行,也才能具有高度的司法权威。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什么事也做不成,什么事也做不好。
“执行难”原因固然很复杂,有的人解释为司法机关权威不高,被执行人不理解法院工作。可是不知道这些人想了没有,假如我们的判决都能令老百姓信服,我们的工作都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每到一处执行时,都能得到广大群众象拥护支持八路军和马锡五那样,我们的“执行难”又会有多大的难度呢?
当前的信访问题是法院的一大难题,也是社会的关注焦点。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信访问题,难道仅仅是群众对法院的工作不理解,仅仅是因为群众的要求过高吗?我想这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中国有句古语叫“冤死不告状”。一个案件、一件纠纷来到法院,很多时候是老百姓下了很大决心才迈进法院大门的。可到了法院之后,是不是每位法官都能认真负责地迅速处理呢,是不是都公正公平的裁判呢。可能大多数法官都会按法及时处理,但里面有没有吃请、受礼现象呢?有没有态度冷、硬、横、推的现象呢?哪位当事人不想迅速摆脱诉讼,谁不想自己的权益及时得到保护?设身处地地想一下,换一下角度,换一下位置,也许我们就不会再时时抱怨群众难缠、信访难搞、法院权威不高了。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时代发展了,到处都讲现代化,不能再象马锡五那样办案了。诚然,我们现在处于信息时代,不能象解放前、解放初期那样办案。但是他们时刻为老百姓着想的精神过时吗?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也过时吗?是啊,时代发展了,条件改善了,而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要求不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丢。绝不能出现楼越盖越高,离老百姓的距离越来越远;职权越来越多,为老百姓服务的观念越来越淡薄;交通工具越来越快,到群众中去的时间越来越少;办案条件越来越好,与老百姓的感情越来越疏远。那样的话,再多的强制手段、再好的办案条件、再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也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司法权威也就永远树立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