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风声》:我们是否还拥有“蜜室”中的信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06日12:05  新浪娱乐

  整个放映过程,很多瞬间令女观众捂住了眼睛,男人没有因恐惧而捂住自己的眼睛,其实是将手借给了身边的女友。《风声》上映以来始终伴随着两项褒贬,或者这个“贬”不能称之为“贬”——紧扣的剧情;有些残忍的酷刑戏。

  就像已经被开采到没得挖的矿井,如今的惊悚电影很难再找到足够客观的阐释角度。导演在电影中夹杂惊悚终究不是为吓唬吓唬人然后草草了事,如同美国科幻片永远用外星人、妖兽来讲述一些政治的事情一样,惊悚最终窥视的是人性,耐得住是一个层面,剧中人在金属利器面前保住信仰是另一个层面。看《风声》,我们可以惯用一句套话——以前的人们面对比电影中还要BT的酷刑亦可坚守心灵,攥住革命信仰,假如是我们,会怎样?

  文/ 姚默

  当年很多抗日前辈经历的苦难可能比这个还残忍得多,我们已经做了很大删减,观众应该能够接受,这也是我们对抗日先烈的一种致敬。

  ——陈国富针对《风声》中的酷刑环节如是说

  有人说《风声》仍没有逃脱《无人生还》《9人禁闭室》中“密室追凶”的老模式,仔细看过以上电影的人不难发现,比如Steven R. Monroe的《9人禁闭室》,来自不同职业、种族的人同样抛出猜测、离间最终为了存活,而这种存活是简单的人性反应,以及以存活为胜利条件而应得的800万美金。同样面寓言式境域的考验,却有着不同的信仰追寻。

  《风声》中对心怀抗日信仰的 “吴志国”,面对残酷时的不动摇,以及顾晓梦几经摧残过后仍拼死坚持也要传出情报的心境加以了重要表现。导演陈国富在接受采访时曾说道:“抗日志士不是脑子一热,尤其是特务工作,那是长时间的意志考验。我常常在想,一个人半辈子都在伪装,回家可能对老婆小孩也要伪装,在公司对同事伪装,而且,很有可能这个秘密他是要带着进棺材的。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是怎样的理念在支撑”。种种疑问过后,《风声》有了明确的着陆点——“信念”的表现。原著中没有具象化酷刑中人的精神状态,导演之所以加入了大量的崩溃、坚持甚至是五个人之间的温暖、谅解就是要突出人性、信仰的底线。坚持信仰比单纯拥有信仰艰难得多。

  历史题材不是拍给历史的,而是拍给当代人思忖之用,《风声》中人与人之间的反唇相讥、虚假倒戈甚至机会主义都是对当代人社交时多嘴的喉舌、生活范畴弥漫猜忌的影射,和平年代已没有解剖刀、电椅、沾水的麻绳在人们身后吆五喝六,我们时时可轻易为浮华放弃信仰,《风声》的年代,顾晓梦、吴志国为何能够坚挺?

  当我们欧洲人开始惊异地发现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中国的道德伦理、中国的艺术和文学都有崇高价值的时候,中国人自己却开始学着把他们文化当中这些伟大的产物加以不耐烦的鄙视。

  ——英国人庄士敦于96年前

  国际社会学家为研究二战后每十年社会发展的一代人,造出了我们听得烂熟的80后、90后等等名词。起初“80后”的出现并未安宁,伴随着的“垮掉的一代”“愚昧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已经将大批人上纲上线。结果随着时代发展,一切似乎向着安好的状况前进了。“80后”被放下,“90后”、“00后”开始针尖麦芒,有人坚信如同80后的争议一样,一切都会过去,可《风声》有些基调重提的摆在了我们面前,当代人能否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风声》上映后,我们针对拥有独到思想的80s、确定已经成人了的90s以及部分00s三个观众群做出了有关信仰的调查:

  在被访的23位80s中,几乎所有人明确表示相信历史的真实比电影中还要残酷,并坦诚自己无法做到“顾晓梦”“吴志国”一样的坚韧,不过有近半数的人表示拥有明确的信仰;而90s的27人中,19人表示片中主人公针对酷刑的考验毅然不动摇有艺术加工的成分,很难出现在真实生活中;00s的14人近半数的观后感都是要热爱祖国,另一半保持羞涩。

  不同年代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不同年代人的心理承受,其实问及“你觉得自己会不会做到‘顾晓梦’‘吴志国’”是件蛮可笑的事情,当代人的任务很简单,保住革命胜利果实,建设优良社会,只是对历史的认清度似乎低了许多。就像80后成为第一批开始接触欧美金属乐一样,中国的这三代人思想充斥了太多“洋物”,已经没有地方搁置自己的文化,当本属于自己的密度不够时,必然变得轻脆、易折。《风声》不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豁出命去维护革命的胜利,而是希望每个生长在“蜜”室、温室中的人都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以及坚守这一信仰。

  很多人都玩过儿“密室逃脱”系列游戏,尽兴的人身临其境,会为无法逃离而焦躁以及短暂的惶恐,甚至每当再次听到游戏背景音乐都会做寻找状。《风声》的裘庄就像一个密室,里面的人企图逃脱,只不过不是为了留存生命而离开,而是将民族的胜利因素放出去,哪怕自己永远留在这里。《风声》的卖点是演员阵容以及中国电影中少有的精致酷刑戏,这是前戏,电影最终还是希望看过的人在离开电影院时有所思:信仰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应当拥有怎样的信仰。就像汪峰《信仰在空中飘扬》中的那句“为寂寞的寻者和伟大的勇士显现,让我们怀着信仰在空中飘扬”,而不要以为信仰只出现在“密室逃脱”中那深红色或墨黑色的房间。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