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中最突出的人物形象,不是王山魁,而是马建成,这个带着浓重中国知识分子气息的文人。与刚刚逝去的钱学森很相似,他们都是属于某个特定时代的英雄——那个时代还将科技救国当成“匹夫有责”的大事,这一点,《沧海》中进行了着重体现。而现在,“发展经济”成了强国良策,扭曲的讲则是拜金主义的价值观成为社会主流。
有读者评《沧海》,“说单位就像一棵爬满猴子的大树,向上看全是屁股,向下看全是笑脸,左右看全是耳目,每个猴子都想使劲往上爬,目的是想看到更多的笑脸,更少的屁股”,并说马建成是那只不愿意露出自己屁股的猴子。
《沧海》中的马建成,美国留学归来的双料博士,充满激情,固执,刚烈,安于贫穷。不怕死,却怕当官,害怕爬到高处露出自己的屁股。他的价值观,他的形象,他的脸孔,和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中国旧知识分子重叠在一起,是用男人的血性、中国人的骨气和知识科技完美结合的产物。是大国家环境下让人动容的个人情怀。
马建成首次出场,是为了一堆废弃的电子设备和看守仓库的海军争吵起来。看到这样“穷酸”的出场,便知道紧接下来该是个怎样穷酸的书生。结果,穷酸实在是有的,马建成经常为了一个窝头抠门劲尽显。但书生气是没有的,当他以身试险仅靠绝缘笼进入万伏电压的配电室,只为了核潜艇长波台的成功,“科技救国”的话语和《笑傲江湖》中的“沧海一声笑”一样充满了剑客的豪情。“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诗句,也是一个中国式侠客最好的注释。
“科技救国”的豪迈口号,最终却是一个小知识分子的“独孤九剑”,用来提升自己也用来对敌。马建成的塑造,成了这部电视剧的点睛之笔。忧患意识,强国意识和建军意识,都通过这个知识分子的演绎,有了形而下的生动刻画。
美国有超人,有蝙蝠侠,这些用想象和超能力打造出来的超级英雄,用来满足全世界观众的美国梦。而中国,难以生产类似的《机器侠》,却能打造“钱学森”,这大概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侠客梦,普遍带有超脱世俗之外的精神意味,是一种大情怀战胜小情义的精神塑造。如金庸笔下的郭靖,“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沧海》本身,便充满了这种侠义精神,马建成这个突出的中国知识分子形象,是其集大成的产物。
马建成的形象,和钱学森老先生一样,代表着中国知识分子的脸。而现在的许多文人,则在市场化的前进潮流中,成了向上爬的猴子,将屁股暴露在越来越多人的视线中。《沧海》中的忧患意识,是很适合用在今天的知识分子身上的,爬的太高不知道屁股会不会受凉。钱学森先生去世之后,中国又少了一面精神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