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春阶
走出影院,我这中年人夹杂在一群活蹦乱跳的年轻人中,也跟着笑骂一声张艺谋,再笑骂一声赵本山 。中国怎么有这俩活宝,智商不低啊,竟然知道,经济寒流中,电影业需要“枪声”提神,民众需要“枪声”养神。
经济危机就在我们身边。而普通家庭的年轻人感受则尤为明显。有一次坐公共汽车,听到两个青年人在感叹,他们所在的韩资企业倒闭了,但感叹完,依然很阳光地说要看场电影,这就是年轻一族在危机下的状态。现在这年轻的一族自称为“蚁族”,这是个上过大学、从事临时性工作,失业或半失业、在大城市城乡接合部聚居的年轻群体,他们像蚂蚁一样高智、弱小,有心灵的孤独,求生的焦虑,他们需要抚慰,这时传来了张艺谋和赵本山制造的“枪声”……
张艺谋是电影人,也是生意人,他能感受到市场的冷暖,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老百姓买票看自己的电影。准确地说,就是让年轻人买票。老年人,根本不用指望他们进影院;而中年人呢,又忙得进不了影院。所以,他要研究年轻人,要为年轻人量身定做;所以他要把在美国纽约大学导演系毕业的女儿请过来剪辑,他是借女儿的青春来卖《三枪》。赔本赚吆喝的事,在他拍《黄土地》的时候干还可以,那时年轻啊,还有时代因素。现在呢,再那样拍,也许大家都笑话他。
张艺谋对电影的理解跟刚出道时不同了,电影不过是像包子、水饺、面条一样的产品,包子、水饺、面条能充饥养胃,电影呢,是给观众充精神之“饥”。成名后的张艺谋其实一直在给消费者号脉,《英雄》一出,国内市场都被搅翻了天,说好说孬,都不算数,卖出去,是硬道理。于是,《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之类的大片陆续出笼。出一部,火一部,为什么?张艺谋号准了“脉”:越低俗,越喜欢。
我从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中看到,在美国大萧条时期,好莱坞每年摄制50部强盗故事片,其中不少给犯罪行为涂上一层浪漫色彩。那时候每星期有8500万美国人看电影,多数是全家去的,全国有1.7万家电影院,等于旅馆数的两倍、百货公司的三倍。为什么是强盗片?那样看着刺激,可以暂时忘记现实,或者说是通过看电影来逃避现实。如今,经济萧条期又来了,张艺谋是不是也想到了这一层呢?有强盗、有枪声,特定时期的人群需要这样出格的人与事,再加上娘娘腔不离口、红得发紫的小沈阳,有老当益壮的赵本山 ,还有演一部火一次的孙红雷。齐了,人气够了,这样能不卖座吗?这就是靠名人的脸熟。
好多评论家看完《三枪》跟张艺谋谈什么艺术,纯粹属于对牛弹琴了,太滑稽。张艺谋是在利用自己的大导演资源,他说得很明白:“你有这个资源,为什么不去弄它?这是很实话实说的,在中国导演当中,享有资源优势的并不多。”知天命的张艺谋终于明白了,资源不盘活,等于垃圾一堆啊。
看《三枪》,枪声其实是笑声。笑吧,笑吧,笑吧,只要不笑掉下巴,其实也不要紧,放肆地笑吧。经济危机下,大家都有些烦,一笑而解烦恼。实在不愿意笑,就看看张艺谋设计的披红的山峦,如欣赏风景画,不追求什么思想,就是放松,放松,放松,脱下披着的铠甲,暂时揉碎心灵上的疲惫,别老板着个面孔,别老皱眉头,好好享受。暂时放逐自己,开心笑一回!
跟着张艺谋,离奇古怪地做个梦,笑着梦醒了,灯亮了,从黑夜一样的影院出来,外面阳光很好,有点冷,多穿点,问题不大。昂首挺胸,该干么干么吧。
但我想,影院里枪声再多,也不嫌多;打得再血腥,也是遥远传奇。而现实中,不管是在地球的哪个角落,听到枪声,听到女人和孩子的哭声,我都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