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3集的速度看完《南下》——毋庸置疑,这是一部在塑造人物方面着手笔墨相当重的剧集,因为该剧的热播,剧中几位“南下干部”也随之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每个经历“南下”的干部地道得表现出了当时所有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戏剧冲突,性格鲜明表现抢眼,孟思远和王三成等“南下干部”在革命的道路上一边遇到挫折一边矫正错误,摆在他们面前的前进旗帜则是唐志先——论年龄,他是剧中这一批南下干部中的老大哥,论资历,他是干部中的领导者,论性格,他成熟、理智、执着……他的扮演者刘之冰面临的,是一个以“航标般存在”着的角色,一个并不是那么容易驾轻就熟的角色,一个最难诠释的“完美型”角色。
想当年,一部《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成功,让原本高大全的领导者形象迅速遭遇了新浪潮。又是数年过去,一部《亮剑》将这样的草莽英雄彻底砸实在未来的主旋律影视剧中——我们不断地看到这样的领导:他们性格鲁莽但却有果断的魄力,他们浑身都是刚从战场下来带的火药味儿却制定出最先进的政策。他们像头狮子一样呼啸而来呼啸而去,又像一头牛一样不言不语闷头苦干,虽然口头禅总习惯于“问候家人”,动不动就拎起拳头瞪起眼睛,但诚恳、诚心、诚意地履行着自己的义务。将缺点扩大化的、粗糙的铮铮铁骨硬汉不断充斥着我们的视线所及——这样的角色,总是需要很大的爆发力,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只要形成性格,人物塑造不难解决。如果唐志先也走这十年流行的老套路,刘之冰只需要将最异于常人的性格着重演绎,就可以迅速在这批南下干部中脱颖而出,不费力气。但属于刘之冰的挑战,可并不这么简单。
不简单的原因倒是很简单——唐志先几乎完美。人的灵魂有两个入口,一个是理智,一个是意志,两方面都抓到手,才可以称为完美。然而他并不是那种位于神坛之上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式的“卡里斯马”角色。在这一点上,刘之冰给这个角色的定位也是相当准确的:“唐志先是一个与众不同的革命者,他把握党的政策很准确,而在个人生活追求上又很浪漫,是一个被质化了的人物。”
唐志先也出生在一个富庶的家庭,然而他从小就被人说不像个少爷,个性很强,不仅没有阶级的烙印,反而要求进步,彻底背叛了生育他的那个阶级。他教会大家如何在生活困难面前继续坚持信仰,不走弯路错路,他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却是这个剧的剧之眼,他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理念。好像暗夜的北极星,只要思远等人在迷茫的时候仰望天空,就能在黑暗中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在剧中唐书记的存在,就好像一副医病的良药。他用壮美和浪漫覆盖了物质匮乏、保守年代的暗淡。没有任何表示强壮的元素,却更具魅力的文人之美。而诠释这一人物的刘之冰在对这个领导的完美塑造上没有天马行空、传奇演绎,而是选择用一种儒雅的文人气息充斥了绿色军装的阵营,成了干部群体中温文的代名词,也是这个剧最重要的气质之一。战争年代看重热血,因为需要英雄的豪迈,然而和平年代更看重安定,因为需要用冷静的态度来处理一切看起来都才刚刚开始的事业。
然而这个人物不是打不垮的。他有弱点。第一个弱点是爱情——他太爱他的妻子司徒梅。工作为先、处处要强,他的妻子是一个很独立的女人,不愿意过着传统女性的生活。他因为看重她身上这样坚强的性格而爱上她,然而司徒梅却一味追求革命,不愿意照顾丈夫,不愿意照顾家。她结婚之后苦恼于革命是什么,苦恼于在上海失去生活方向和革命激情。他看在眼里,指引她一步一步成长。这个温柔的好男人,他对她的情谊之深,希望她留在家里稳定。可是妻子的坚持和压抑就只能对她妥协——这里刘之冰对人物的处理相当细腻,表现出来的唐书记对待任性的妻子时候的神情举止更像个宠溺女儿的爸爸:“人啊,都有很软弱的时候。从结婚之后,我就觉得自己很软弱,总是希望你能多陪陪我,等我克服了自己的弱点,你想去干什么,随便你,好吗?咱们两个我比你年长,我就应该让着你,我可不能让你在我这受委屈。”然而当司徒梅提出离婚的时候,他却微微怔住,抓着司徒梅的手放开了,显现出来的是满脸不理解,那种受到打击的表情处理的相当有戏:什么话都没有说,站起身来在屋子里踱步。然后回头——“你说的是真的?”他看着她满脸的泪水,他慌了神,话梗在喉咙口却说不出来。这种深沉的感情对他大概是一种伤害,然而他却用无限的包容原谅了她。他自责于没有给司徒梅快乐和幸福,却给了她一个笼子。看着妻子的睡颜,他突然丧失了那份在工作上的决断能力。
而第二个弱点,是疾病。积劳成疾是唐志先早有心理准备的一个结果,这个人物需要用病痛来提升自己的段数,虽然对于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他显得是那么脆弱,但组织需要他的时候,他依然可以深吸一口气,强忍住痛感对肉体的折磨,拿出中气十足的架势继续处理公务……这是一个无私的领导者对人民群众的奉献,也是这部剧精神线索升华的最高点。
从一开始对后辈的谆谆教诲,以及在人生以及职场道路上的以身作则,到最后舍弃自己以国家事业为先的无畏精神为收尾,刘之冰饰演的地委书记唐志先可以说是全体南下干部中最典型的代表,不草莽,亦英雄。“情感、情义和情怀”是唐志先的支架,也是这部剧所要表现的关键词所在。
文/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