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 lau/文
以前香港的喜剧电影总是让人觉得很亲切很真实,像七八十年代的许冠文、九十年代的周星驰、成龙、王晶。他们的作品无一不立足于本土,从香港市民的真实生活心态出发,在笑料中满足观众的诉求。但近年来,随着山寨文化的大行其道,喜剧电影似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当然山寨作为草根精神的觉醒有其一定的文化意义,但一部部如《隋朝来客》、《熊猫大侠》、《三枪拍案惊奇》这样空乏其身的国产喜剧层出不穷,就连王晶自己也拍出了《我的老婆是赌圣》等多部不但没有丝毫香港味道而且吵闹无聊的幼稚喜剧。究其原因,恐怕是丢失了以往港式喜剧片那可爱的情趣,而幸好电影《美丽密令》令观众看到了这种境况的改观。
如果要用两个字来形容那些经典的香港喜剧片给人的感觉,大概就是“亲民”吧,香港电影从来不是精英文化,而是一种大众娱乐文化。许冠文的市民喜剧像《半斤八两》、《鬼马双星》等,契合了当时港人市井功利心态的盛行;而成龙则用走平民化谐趣打斗路线的功夫喜剧实现了对以往正统银幕英雄的解构和重塑;周星驰以小人物励志题材为主的无厘头让港人笑中带泪的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王晶的电影虽然格调低俗,但在笑料设计上也显示出港人的机灵、市侩、狡黠等诸多可爱的性格特点;他们不但能一阵见血地道出香港底层市民的心声,更能将他们心底的各种欲望和梦想熨烫的服服帖帖。
但这些毕竟都已成往事,谁又能想到几年后的喜剧电影无论在笑料经营上还是剧情设计上都会面目全非呢?如雨后春笋般繁多的国产山寨喜剧片完全无视观众的年龄和心智,单纯堆砌网络流行语汇并且大玩穿越,与其说这种片子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网络时代的语言串烧歌,抛去时尚的对白,骨子里完全没有内涵作支架。而像《家有喜事2010》、《越光宝盒》这样的电影情况也大同小异,通篇都是对热门电影的戏仿和恶搞,作品本身的独到之处则少之又少,也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
到了电影《美丽密令》,这种惨淡的状况终于有所改观。虽然披着《特工佳丽》式的外衣,但本片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香港喜剧电影,并且洋溢着久违的市民情趣。这部作品中人物的对白虽然同样时尚热门,但不是胡乱堆砌,而是言语机锋中的灵巧运用。如蔡卓妍问樊少皇“你歌唱的这么好都只是亚军,拿冠军是谁啊”,后者很尴尬地回答“曾轶可”,两人随即露出默契会心的遗憾表情,这种对时下话题人物的信手揶揄,不正是机巧灵动的市井情趣吗?
故事设计上,电影《美丽密令》很容易令人想起一部大导演李翰祥的作品《三十年细说从头》,两者都讥讽和揭露娱乐圈的种种丑态,但不同的是本片更为鲜活灵动具有时代感。以卧底身份来参加选美比赛的蔡卓妍被误认为是主办方的裙带关系之后,顿时成了得奖热门,受到其他女孩的排挤。照相那段很生动,本来是给清纯脱俗的蔡卓妍个人拍照,但众选手一哄而上竟然将其挤到了最后面。吴君如受惊后,众选手惺惺作态地来慰问,虚伪的意味自然不言而喻。选秀成风的时下,速成明星络绎不绝,电视机前的观众在电视上看到的都是编导安排好了的“戏如人生”,但真实的“人生如戏”恐怕也只有在幕后才能看到。以夸张的喜剧方式轻松呈现,这也即是对现实的玩味和嘲弄。
亲情和爱情永远是喜剧片最好的归宿,《美丽密令》也不例外,放下林雪与女儿的线索暂且不谈,蔡卓妍拒绝当红明星秦朗爱意的情节很亮眼。一开始就有金童玉女相的一对在表白时,蔡卓妍却很现实地拒绝了对方,而下车之后又大声地宣告“我居然拒绝了秦朗,我真是太帅了”,一个柔情现实而又率真可爱的女孩形象顿时鲜活起来。与电影中谢娜、张达明、吴君如等人的搞怪相比,无疑这个人物是最真实也是最符合观众心目中理想的伴侣形象。
电影《美丽密令》可以说是重拾港式喜剧可爱情趣的转机之作,说它可爱,是因其市井,这是一种虽然真实平凡但又亲切温暖的情调和趣味,从中你能明显感觉到普通民众的种种诉求和寄托,也正因此香港电影才会那么可爱。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讲《美丽密令》的这种转机也是一种遗憾,毕竟只有曾经失去过被遗忘过,才会懂得珍惜和回味,但懂得的时候可能也有些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