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平专栏·我的“中歌”之旅(11)
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排练,分团首场晚会于2002年11月28日在东莞体育馆成功首演。当一群热力四射、激情似火的美女、帅男在台上表演《尼罗河之恋》、《西班牙之火》、《激情飞旋》、《白兰情韵》等节目时,台下的观众被彻底征服了。分团在东莞精彩亮相,一炮打响,一夜成名。专程来莞观看演出的原文化部部长刘忠德高度评价了分团的首演,认为整体达到国家一流水平。分团舞蹈的优势非常明显,很快赢得了“美女歌舞团”的美誉。我曾激情澎湃地写过一首《东莞打油》:“体制改革下岭南,创办美女歌舞团;激情燃烧不畏难,红绸飘舞火东莞;南国之夜真不凡,不做第一不为男。”
分团首演成功后,一路凯歌,商演预订不断,很快占领了以东莞为主的珠三角市场,并不断向外地市场渗透。分团的单场商演费定价为10万,每月可演近10场,全团上下一片繁忙,演职人员的收入普遍超过总团。分团在经费上很快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积累不断增加。为进一步提升晚会的市场号召力,分团又大胆成立了曲艺队,邀请孙晨、邓小林、白桦等笑星加盟,让分团的节目在“精品线”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一条“轻松线”,效果非常好。
分团的成功极大振奋了东莞上下“打造文化新城”的精神,分团成为东莞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2003年初,东莞媒体评出了2002年东莞十件大事,组建分团高票入选。分团全新的办团模式和运行机制还引起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的关注,2003年4月1日晚,张书记专门到分团视察并观看了演出。我向张书记简要汇报了分团的概况,当我汇报说分团的目标是办成南部中国最高水平的歌舞团时,张书记高兴得直点头。演出结束后,张书记上台接见了全体演员并与大家合影留念。张书记亲切地对我说:晚会的节目特别是舞蹈节目非常精彩,演出很成功,这个团大有希望。张书记的视察和鼓励让全团上下备受鼓舞。
以珠三角为主的岭南文化市场很有特点,一方面是市场容量很大,另一方面是由于毗邻港澳,观众的欣赏水平较高,对节目质量特别是节目的更新要求很高。分团的首场晚会《南国之夜》在演出一年后,观众就出现疲乏感,市场营销出现困难。在此情况下,分团果断决定投资一百万,再创作和排练一台新晚会,继续邀请陈团长担任晚会的总导演。分团边演出边排练,于2003年10月28日成功地推出了第二台新晚会《南国恋歌》。由于分团紧紧围绕市场搞创作,《南国恋歌》的节目也深受市场欢迎,分团马上又进入商演高峰期。分团的创作和演出互相促进,发展迅猛,在南国和文艺界的知名度愈来愈高,与中歌总团形成南北呼应之势。
2003年11月17日,在赵本山老家开原《马大帅》剧组的邓小林邀请我去剧组探班。当时恰逢《南国恋歌》已成功上演,我累得够呛,也想休整一下,便丢下手头工作从南国飞抵沈阳,又从沈阳赶到开原,通过邓小林结识了心中的幽默巨星赵本山。我以“朝拜”的心态,在开原剧组待了好几天,白天看赵本山导戏、拍戏,晚上与邓小林去开原的小剧场看二人转。东北二人转的独特魅力将我深深吸引,但最让我兴奋的是与赵本山拍戏之余的交谈,从相声到小品、从小品到二人转、从侯宝林到梅兰芳,从《刘老根》到《马大帅》,赵本山的独到见解让我大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11月21日,我恋恋不舍地离开开原回东莞,走时又情不自禁地写了一首《开原打油》:“开原有缘会本山,神侃艺术心神欢;大师果然不一般,幽默星空最灿烂;真想变成东北汉,天天笑看二人转”。
分团通过《南国之夜》和《南国恋歌》两台新晚会,积累了一大批保留节目,包括《西班牙之火》、《尼罗河之恋》、《打工谣》、《恒河之舞》、《巴黎梦幻》等,其中《西班牙之火》在2004年文化部春节晚会上精彩亮相,好评如潮。
在分团稳步进入良性循环阶段后,经中歌领导同意,我于2004年4月调回北京工作。遗憾的是,在我离开之后分团因缺乏经营管理人才,没多久就开始走下坡路,作为一颗耀眼的明珠后来就失去了光彩。2005年7月28日,中国歌舞团与东方歌舞团整合重组为新的“中国东方歌舞团”(国家歌舞团),“中国歌舞团”和“中央歌舞团”作为法人实体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2009年11月13日,“中国东方歌舞团”(国家歌舞团)又整体转企改制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承载着中歌血脉的“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在国家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成为首批国有独资的中央文化企业,被正式推向了市场。文/刘双平(本山传媒集团艺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