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当爱已成往事》:用浪漫影像体味青春成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7日13:59  新浪娱乐

  新浪娱乐讯 时间的脚步永远悖向青春,离它越远人却是越发怀念的。感怀一个时代的青春无疑是一代人的集体回忆。从这种意义上讲,《当爱已成往事》便是一部怀旧剧,更确切的说是一段记忆的复述,是一种记忆的流淌。如果说,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用青春的荷尔蒙谱写了文革期间一代顽主的青葱岁月、青春感悟,经历个体而特别。那么,电视剧《当爱已成往事》则用八十年代的纯真爱情,义薄云天的哥们情谊,展现了一个群体的甜蜜与伤痕,三对青年的情感生活经历所传达的是从青春浪漫的初识到面临真正现实残酷转变的人生经历,即所谓 的“成长”。那么三十年前的爱情、友情是否与现在一样呢?

  本剧以回忆的姿态构筑起整个叙事线索。剧中一开始便出现主人公卫国的旁白:“这是一座古城,历史上曾有无数王朝在这里定都,环城三十公里的城墙世世代代保卫着它的子民。我和海迅,高明从小就在这里玩耍,看外面的世界,度过了我们童年中最快乐的幸福时光。直到中学时期,我们闲时仍盘踞这里,整夜整夜弹琴胡侃不睡觉,搭讪陌生女孩,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好像是我们那个时候最快乐的事……” 这其中表现出的苦涩的味道和悠远甜蜜的回忆交杂在一起,伴着悠扬的口琴声,令观众在品咂时,那微微触动的心弦便荡漾开了一曲暖而和煦的歌。因此,《当爱已成往事》打动人心的便是两大因素:青春与怀旧。

  青春与怀旧,一个是本剧的叙事内容,一个是本剧的渲染氛围,青春代表一个元素,怀旧代表一个元素,两者在此达到一种水乳交融的状态,就效果而言却是无限大的。在表现内容上,本剧前半部分重点放在浪漫青春铺排上。这是一段美丽的人生阶段,八十年代的青春小伙,张狂而单纯,朋友们厮混在一起,四处闯祸,胡作非为,一群男孩徜徉嬉闹于巷子里,寻求力量和情感的发泄,在打架斗殴的过程中宣泄着青春的激情,这里有美丽的邂逅,也有当对自己梦想的憧憬。尤其是其中参军的海训连夜骑着摩托车历经30多个小时的路程就为见自己心爱的女孩一面的戏剧场面感情真挚,令人动容。而剧中海训与杜丽分隔异地,两两相望呼喊姓名的场景则更将那种爱情中的甜蜜与浪漫发挥到了极致。当然,浪漫美好的青春过后,主人公(青少年)从青春年少的理想状态向另一种残酷和无奈的状态的转变,则让本剧的青春成长平添了现实的色彩,这也是《当爱已成往事》区别于其他纯爱剧的一个特点,从玩主时代的不羁到商业大潮下拼搏挣扎的无奈与自省,现实生活让剧中每个人的命运找到了平凡人生的影子,比如海训参军后在一次战斗中身受重伤,双眼失明。高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利欲熏心出卖朋友,马飞与卫国面对各种诱惑分分合合,人物命运起起落落,时代在变,不变的是他们心中的纯真情谊。人生际遇的不同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不同人物性格在适应时代大潮下所走的各异的人生道路。金钱的诱惑,友情的考验,情感的抉择,一个个十字路口都是每一代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当“80后”开始逐渐走入社会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时,这部不属于“80后”的怀旧剧,却依旧打动人心,当现实的压力,比如工作、房子、车子开始压的当下的年轻一代无暇去回顾青春岁月时,每个人所经历的青春阶段都或多或少的有着剧中人物同样的叛逆情结和聚散离合的感伤,无论是发生在怎样的时代和怎样的人群里,都会令观众产生共鸣,也为年轻一代提供了回望青春岁月的平台。

  除此,剧中怀旧氛围的营造,比如八、九十年的影像、音乐、服饰的代入感很强。其中剧中有四个亮点大大增加了本剧的怀旧气息。第一,古朴斑驳的明城墙。剧中的城墙是一条叙事的线索,从一开始主人公学生时代的打架斗殴,到成年后相聚于城墙下的感慨,物是人非,不变的是城墙上的一砖一瓦,像一位老人见证着岁月的变迁。第二,口琴。情感总是作为青春的载体出现,对于那个年代情感的含蓄表达则是通过其中的角色章卉给海迅赠口琴,以及海迅住院后,吹奏口琴传达出的。旋律悠扬带有民谣风味。第三,兰博衫和邓丽君。当年兰博衫的火爆和邓丽君歌曲的流行都会让如今已成为中年人的观众情不自禁的回忆往昔岁月。

  青春与怀旧是这部剧的鲜明特征,剧中几对年轻恋人的纯真感情却让剧中饱含的纯真无限放大,在这样一个“80后”感情逐渐物质化的时代里,《当爱已成往事》传达的纯真情感是无价的。在如今荧屏上古装剧群魔乱舞,谍战剧过热的情形下,《当爱已成往事》用浪漫的影像,沉郁的青春,让观众体味了一次青春的成熟,像一股清泉流入观者的心田,人情味满溢。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