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电视剧新《三国》出品方中国传媒大学在京举行专题研讨会,邀请各路专家、学者纵论《三国》。包括广电总局重大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准、中国文联前副主席仲呈祥、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书记许柏林、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副会长沈伯俊、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周星、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周涌及资深教授曾庆瑞、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等在内的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评论,对新《三国》的成就与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本文为周星的发言。(发言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主任)
我们处在一个网络时代,凡事都可以自立权威阐释的年代,这是一个基本背景。但同时文学传统和历史传统,也无形地制约着网络时代随意、感性的阐释,构成了一个制衡关系。所以我一直在看网络上对《三国》的讨论,板砖与鲜花齐飞,这是不可避免的。
实际上对一个电视剧主要还是从故事、叙述、人物、情感表现、艺术状态还有思想状态这六个方面来评价。此外对于历史题材剧,还有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对于历史的态度和观念的态度。无论是编还是导,在剧作里都渗透着他们对于这些的判断。
我感觉新版电视剧《三国》在很多方面呈现出历史印迹的扎实判断和现代感知分寸之间的结合。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个是:对于整个创作体系的判断,“大事不失,严守史义”。大事就是历史感知,我觉得编剧和导演对于历史的感知和对它精神的把握没有失态,这是非常重要的。换一个说法就是这个新版的《三国》还是秉持了严肃的创作态度,这不一定是指对于历史严丝合缝的那种严谨,也是指他们体现了对于三国这个时代的艺术的认知,以及对于表现这段历史整体的谨慎态度,我觉得这一点特别重要。无论怎样变化,从编剧开始,他对历史整体谨慎对待的精神和对历史理解的严肃态度,决定了这个剧现在的品格。
我看的时候,感觉这个剧一直抓着我在一个历史的氛围当中端详历史进展,或者说端详编剧和导演对于历史进展的态度。从桃园结义开始,一个个大历史或者说大传说历史的进程慢慢展现在我们面前,我的感觉是《三国》始终在这个历史的情境中巡游,让我们回到那个年代去经历波澜壮阔的诸侯争斗和政权倾覆的战争。无论怎么评价,起码人们不能说它没有这样的一个情境。我觉得新版《三国》有一个大气而端庄的创作态度,把这种气度呈现了出来,同时更有一种思考的态度折射在剧中。它在讲述技巧上的有条不紊、娓娓道来,整体结构上的稳重整肃,也是对于那种端庄感的佐证。对于讲述体式的电视剧来说,《三国》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这是我的整体感觉。
第二点,新版《三国》在影像叙事上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清晰叙事”,稳健地铺展。这部剧的特点是无论节奏还是影像都相当地沉稳和扎实,这是我特别满意的。呈现在影像中就是不急不躁的创作态度,每一个单元段落都演绎得井井有条,这应该还是编导自己对于历史认知的贯彻起了主要作用。从曹操谋刺董卓开始,从叙述上它的比例就集中在锻造细节和不枝不蔓地呈现这两点上,是很突出的特点。跟老版相比新版很善于干净地表现故事,不横生枝节,这一点很值得总结,它试图让故事脉络清晰,相对于老三国节奏更紧凑,也更从容,体现了前面说的编剧导演对于历史态度的一致性和聚合性,也使得历史剧既鲜活动人又不失稳重。
第三点,在人物形态的塑造上“个性锻造,洞幽心理”。新《三国》不能说在所有人物的塑造上都非常成功,但是确实在个性锻造上有成功之处。曹操“奸”的个性形象当然是最突出的,第二个是刘备胸有城府的个性,第三个是关羽着意突出的低眉安稳的样貌。一开始我觉得关羽怎么能是这样的表情,后来我发现是故意的。第四是司马懿不动声色的诡诈。第五是董卓张扬蛮横的凶狠。这些人物是在历史进程的具体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形象,又体现着各自的差异,不管如何表现人物性格,剧作在他们既定的性格上没有偏移。如果说大家对诸葛亮稍有些不满意,实际上就是他的内涵还不够,跟那些成功塑造的人物相比就是洞幽他心理的依据还不够。
不仅是主要人物,一些次要人物的表现也很出色,出色也是因为他们的心理依据充足,一些情节充分。比如说我喜欢陈宫、许攸、荀彧、哪怕还有田丰等等。这些人物都由于有一些历史故事和心理依据使得他们相比显得比较突出。曹操是最突出的,相对于老版《三国演义》最突出的在于人物定性和个性状态上的差异,陈建斌表现的曹操是剧中给他提供了个性施展的余地,还有剧作中也给他提供了足够的丰富性,所以曹操的丰满显而易见。网上的评论对于陈建斌不满意恰恰主要是因为剧中太凸显他了,而凸显是由于突出。编剧对段落细节的精心锻造使得人物性格具有出色之处,所以我特别强调个性,尤其是心理依据这一块。
第四点主要体现在细节上,“小事不拘,谋略精彩”。新《三国》的另一个贡献是突出了《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的谋略,很有逻辑地表现了出来。三国的争斗实际上就是智慧、人心和权谋的争斗,中国历史上的欺诈和耍弄权术等等这些要害,在三国当中有相当明显的体现,显示的是中国封建历史的厮杀争斗的本质。不管对于这些权谋是褒还是贬,在95集当中可以看得很完整,网络上的不认同只是因为他们在智谋权谋上的评价和编导者有差异性。编导对于权谋智谋的评价是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曹操想统一就只能通过智谋甚至是阴谋来实现他的权谋,这些精彩的演绎当中有许多许多的细节体现。比如许攸抛弃袁绍投奔曹操就是有透彻的细节表现分析。无数史实都在写政权颠覆,当中一定会有权谋和智谋,编剧就是把权谋和智谋放大在剧中了。
但是在看完全剧后,觉得起伏稍微不够,在艺术的角度稍有些遗憾,抒情性也稍有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