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曾庆瑞:新《三国》剥离“尊贬”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0日18:43  新浪娱乐

  从新《三国》中可以看到编剧、导演的艺术胆识,如果没有这点胆识、勇气,那这个题材是很难做的,因为它一定会触及到方方面面,一定会招来诸多的非议。

  总体来说,我觉得新《三国》为中国的历史题材电视剧修正传统的史学观念开了先河,树立了一个榜样。开了这个头之后,别的历史剧在做之前还真要考虑考虑,别再用现代的艺术语言去宣扬封建的、所谓的“皇统、正统”观念。如果电视这么强势传播的媒体,总是一再宣扬皇权思想,宣扬“我真的还想再活500年”,那中国人还有希望吗?要什么科学民主?要什么共和?我们的思想史上,缺乏这样一种交锋和论战。所以别看只是个影视作品,当艺术能够出来挑战所谓“皇统”历史观的时候,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情。它应该是一个开先河,有示范、引领的作用的。我跟胡玫说过,别再提倡什么“燃烧自己、温暖大地”了,要都是这样的皇帝那我们就不要民主了,有一个好皇帝,所谓“明君贤相、能臣良将”,我们就过非常幸福的日子不得了?所以这部戏里面,历史观上新的东西,很可贵。包括主创对历史深沉的思考,同时在艺术上做这么一种定位和尝试,不管怎么说,总的看来是一个积极的,智慧的结晶。

  人类的文学艺术史上已经证明过了,文学作品,特别是文学名著,总是会被后人不断地重新解读,重新演绎。94版《三国演义》电视剧拍完之后,王扶林曾经受邀去担纲另一部200集三国动画片的导演,当时他雄心勃勃,说“这个200集跟我那个84集肯定是不一样的”。——你看,他自己也说,再做新的必须“是不一样的”。所以今天新《三国》对三国故事重新解读、重新演绎,完全是一种非常正常的艺术现象。而且“三国”题材永远是有待于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去参与审美创造的。什么是“最后完成的作品”?说不清楚。受众参与,创作者介入,就会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

  我反对“电视剧还原历史”这种说法,史实这个东西我们谁都没见到,顶多根据史学文本来推导。所以凡是历史剧,都应该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一种艺术化演绎,都是虚构的艺术文本。其实别说是艺术文本了,就即便是史学文本,都不敢说代表了史实的原貌。《史记》该是信史了,但是它就是百分百的原生态的所谓“历史本来面目”了吗?不是。钱钟书先生说过,“史家追叙真人实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斗胆地讲,甚至司马迁写《史记》他也有虚构。所以现在很多对新《三国》挑毛病的说“这也不符合史实、那也不符合史实”,我觉得无异于跟风车打架。本来它就是自己创作的,就是编了一个好看的故事,这就是影视。它追求的是“艺术的真实”。

  修正了“尊贬”二元对立的价值观,是这个戏在文化价值上非常可贵的一点。僵化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去突破?实际上我们正规的历史断代本来讲的就是“魏晋南北朝”,本来就是用“魏”来代表整个三国时代的,文学上也素有“魏晋文章”之说,所以为什么就不能对曹魏着重表现呢?尤其是魏晋时期的那种精神风骨,是我们国家文化历史上非常值得总结的一段。依我看,新《三国》对“贬曹”的挑战不是过了,而是还不够彻底。如果把魏晋的那些惊天动地、感天动地的,撼动历史命运的事迹用艺术形象给它史诗般地表现出来,那样可能建立的功勋会更大。

  当然,我也很赞成“义”也很重要,但是要看到过去对“义”的强调,是附着在“尊刘贬曹”这个僵尸上面的。今天我们用艺术的眼光就可以把它剥离开来——我没有了“尊贬”的二元对立,我能不能仍然强调“义”?新《三国》中,比如曹操杀吕伯奢一段,既杀之又祭之,而且台词说“不是我害了你,是这个乱世害了你”,说将来克成大业了一定要好好祭奠他,这个是小说还老版电视剧中所没有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剥离“尊贬”二元对立来对“义”进行表现。这就是一种颠覆性的东西,要珍惜这种点点滴滴的进步。这种有亮色的细节还应该更多,艺术创新的勇气还应该更大、更坚决。不要怕被骂!只要你没有被自己打倒,就没有人能把你打倒。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