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李少红“图解”《红楼梦》怎么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3日09:56  新浪娱乐

  作者:夜x

  看古装电视剧整整一集而没有发现笑柄,是多少年没有过的事了,而在近日《红楼梦》的第一集里便破了例,仅凭这一点,也让人不由得一集集看下去。虽然看电视毕竟不是“大家来找茬”,有无笑柄也不会是衡量片子好坏的最重要标准,然而近日所见围绕着《红》的种种观后感,却让这个“没有笑柄”的事实变得尤其醒目起来。

  对这一部《红》最典型的诟病是所谓“图解小说”,言下之意旁白太多,导演循规蹈矩照本宣科,有偷懒之嫌,更欠缺创作胆魄,“不敢越雷池一步”。

  此论荒谬。

  拍经典尤其是《红楼梦》这般的经典,最务实也最负责的态度莫过于“忠于原著”。若说原著小说与今日“大众”口味有距离,导演处理得太过生硬,设置了欣赏障碍,则也属于似是而非的歪理。“大众”从来都是虚指,没有个准数:古人说三人成众,三万人算不算众?三亿人呢?大众与非大众之间可有鸿沟?揣摩着数字做决策,那是统计学,不是艺术。既依照了经典作脚本,就该相信经典的生命力,既是多年传承下来的瑰宝,只需还原本来面目,不让原著蒙羞,自有动人之处。         

  更何况,《红楼梦》从诞生至今,从来就不是一部大众读物。否则今人搞出“红学会”、“红学家”这些名堂就不可理解。即使在出版业远不如今日蓬勃的古代,“大众”想读历史战争,自有《三国》、《水浒》,欲猎奇志怪,还数《西游》、《聊斋》,要寻些淫词艳语,也有《金瓶梅》、《肉蒲团》……只有在故纸堆中闻够了道学酸腐,又在烟花场上腻烦了虚情假意的文人才士,才会真正喜欢《红》。而要称得上真正读懂了这部奇书,学问、见识、心性缺一不可。这还仅是读懂而已,若要推陈出新,则又难上加难。而说到学问、见识、心性这三样,把十个中国导演拎出九个来,都可以如赵老太爷问阿Q般反问一句:“你也配?”

  今日中国绝大多数影视人,其文化水平和曹雪芹比起来,也就是个“焦大”的水准:小时候有幸学过贴春联的,还知道竖排字是先右后左,读书时学过汉语拼音的,多半不知道什么叫平上去入,纵有个别逢年过节能写两句歪诗,也多是老干部体。如此学养,拍出来的作品现代剧还问题不大,借古言今的也还不太扎眼,一沾了历史,尤其所谓改编经典,难免力不从心。可笑的是愈是胸无点墨,越起“雷池”来愈是大胆,而越了之后,结果自然是天雷滚滚:大臣称呼活着的皇上“某宗”,太后叫自己一口一个“我孝庄”,虽不见关公战秦琼,汉人吟唐诗却属常有……如此漏洞百出,虱多不痒,久而久之,“创新”二字已成了不学无术外的遮羞布。

  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带来的无畏。在二三流货色频上百家讲坛的今天,十分之九的编导恐怕都以为识字超过一箩筐的不多了,教育普及终于让大家都成了半斤八两,四大名著个个都是由着我捏弄的面粉团。于是从网上学了个叫做“解构”的新枪棒就毫不羞涩地舞弄起来:解构经典?“我配,我可以!”

  《红》还没有播完,未到盖棺定论时,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李少红导演与上述嘴脸截然不同的态度,“不敢越雷池一步”,已是高出同侪多矣。          

  说完态度说技术。旁白的大量使用当然并非为了树一块“忠于原著”的招牌,而自有其必要性。《红楼梦》秉承了古代章回小说的写作习惯,千头万绪,娓娓道来,详略习惯与今日颇为不同,加之情节相对平稳,若是平铺直叙面面俱到,难免节奏拖沓。分清主次,将枝蔓情节一笔带过是拍摄时必须的。直接删减情节最为简单,《红》播放至今,只因着放映尺度需要有了些删改,基本无损情节与人物。但纵使千般小心,也难免瑕疵,例如凤姐问宝玉讨要小红的情节就删得不妥,或着说后来一段袭人禀明宝玉凤姐要去了小红的桥段留得不妥,让袭人成了胆大妄为、替宝玉点头作主的人物。        

  而使用旁白,是更好地调节叙述节奏的手法。正如国画中于不耐白描之处,用一两笔写意,无损全貌,更易凸出主旨。而这须立足于对《红楼梦》全书的深切把握,看似取巧的做法实则最取不得巧,全赖悟性与功力,在这点上《红》剧至今做得还不错。                

  《红》剧的台词与旁白一样,除了若干字词修改和篇幅缩减之外,更动甚少,基本保留了原味(这也对演员功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编剧几乎没有写出所谓“原创台词”,不能不说这份克制和虔敬值得赞赏。而细小删改处也颇见道理,可见这看似毫无原创的创作,却也是极费了心思细磨出来的。要说白玉微瑕,就是为了便于观众理解,把几位太太奶奶在偶尔着急骂人时用词改粗了些,略失了身份。              

  全剧另一亮点是特效的运用。一直以来都认为,技术上的拙劣可以通过砸钱解决,运用技术的头脑上的拙劣则基本无救。这也是为什么电脑特写做得越炫,《无极》之类的怪胎就越丢人现眼。而《红》的特效扎实地以审美为根基,毫无张牙舞爪喧宾夺主之意。以宝玉翻阅金陵十二钗图册一节为例,用得最为精美妥当,使老外看了也不得不承认:只有中国人用得出这样的神韵。多与这样的作品合作,才是中国特效技术自立招牌的出路。              整剧层面上的一个值得商榷之处,恰恰来自于一大亮点——音乐。《红》剧从主题曲到剧中配乐都做得极见功力,尤其片尾曲把一篇世俗气颇浓的说教之词变得沧桑委婉,小有惊艳。剧中各处配乐不乏极切场景者,几首诗词也谱得中规中矩,想必导演后期制作时颇有如虎添翼之感。而恐怕恰恰是这份得心应手,让导演失却了另一种勇气——直面庸常。                  

  导演的野心显而易见:拍红楼,便拍出一份女性对审美的自豪来,恨不能镜头中处处是景、人人入画、句句如诗。在音乐的帮助下,《红》的确多少达到了这个效果。然而《红楼梦》本身并非唯美主义作品,超凡脱俗之外,也不乏红尘世情。背景音乐过多,让《红》剧显得仙气过盛。这一缺陷的原因可以理解,毕竟画中人突作俗人语是有些煞风景的,导演生怕被自己领进了仙境的观众,突然因为一段琐碎情节掉回到尘世中来,于是不得不屡屡求助于配乐,好让一口仙气不断。但其实,即便抛却可能产生的审美疲劳不论,若在艺术上对自己的风格更有信心些,还是该力求还原作品应有的丰富性。                   

  最后才说演员,并非因为演员不重要或不值得一说。只因舆论常把电视剧当成了选秀节目,只在演员“像不像”上纠缠争论,太过喧宾夺主。一个典型的批评意见是说几位小演员不够好看,够不上“我心目中的宝玉/林妹妹”……在我看来,宝、黛的演员确实不是典型的帅哥美女,但宝、黛是公子小姐,不是选美冠军,他们没有义务是帅哥美女,却有义务温良大方,或至少淳朴。从目前的小演员里选帅哥美女出来,莫谈淳朴,有几个能洗脱贼忒兮兮和狐媚胚子的嫌疑?因此目前的选角和演员的表现都已属难能可贵。《红楼梦》虽是古代偶像剧,但个中情节台词,一个把握不好是很容易把今日的男孩女孩雷翻的。几个小演员能不让人发笑,便是莫大成功了。此外或许是为了追求宝黛等人童音清冽,录音灵敏度过高,暴露了几位姑娘的笑声略显做作的缺陷,尤以凤姐为甚。若再苛求一层,则难免牵涉到时代差异:古人冲龄已知洒扫应对,年未弱冠而可男外女内,各掌杀伐决断,今人普遍心理幼稚,多有不及实属难免。                

  总而言之,《红楼梦》实属近年来难得一件之佳作,尤其在重拍经典蜂起,众多编导的“创作欲”“改编欲”“解构欲”“重建欲”欲火中烧的今天,这部老老实实中规中矩的“图解”经典剧,让人颇有清新之风拂面而来之感,甚至重又对中国影视界的自我认知和专业态度生出微弱的期望。              

  至少,它可以让人端坐于电视机前三个小时,而不必想到讥笑。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