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的新作《海上传奇》上周五公映后,逐渐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这部反映中国现代动荡历史下,个人沧桑命运的纪录电影,延续了《24城记》口述历史的创作风格,通过十八位相关人士的讲述,展现出中国现代史上的真实国人生活。但在影片公映之前,很多观众都对《海上传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
1《海上传奇》是宣传片吗?
由于《海上传奇》因世博会而获得投资,而且作为一部纪录电影,《海上传奇》居然能正式走进国内院线,还被安排在了火热的暑期档,所以观众大都质疑本片是不是世博宣传片?看过电影之后,就会发现《海上传奇》不仅涉及到的世博内容微不足道,而且影片突破审查禁区,让影评人和观众大感意外。影片不仅触及1949年国共往事,电影中也讲出了很深的文革悲剧,让人大感意外。《海上传奇》成为近年来最具挑战性的影片。
2 山西导演拍上海,能拍好吗?
在贾樟柯之前,安东尼奥尼拍过上海,张艺谋也拍过上海题材作品,前者的《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大批斗,观众认同方面不说也罢;后者的作品重在渲染都市生活的灯红酒绿,也没有真正关注过真实的上海。有前人的教训,所以影迷质疑贾樟柯一个山西人如何能展现出风云莫测的上海?《海上传奇》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上海观众反映:虽然贾樟柯是山西人,但他在用心、用情拍这个城市,影片为我们这些上海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让我们重新认识、发现了这个城市。
3 只挑名人出镜太精英化?
公映之前有媒体也提出了质疑,电影《海上传奇》最终出境的嘉宾像韩寒、陈丹青、侯孝贤等等都是社会知名人士,这样的人物设置会不会使电影太过精英化?看过影片我们会发现,影片通过这些私人的记忆,呈现出无论王公贵族还是金枝玉叶,在历史里都是被动的状态,这些受访者是精英,但更是历史的知情人和受伤者。他们讲出的命运细节,最让观众感动。
4 纪录电影为何请赵涛表演?
作为一部纪录电影,演员赵涛在《海上传奇》中的表演令人疑惑。一是纪录片中出现专业演员会不会破坏电影整体的气氛,二是赵涛在电影中如精灵般的行走形象令人有些摸不到头脑。看完影片,很多观众能感觉到赵涛饰演的角色在电影中被赋予了找寻的意义,也是导演探寻上海传奇的象征。不但是电影的一条情绪线索,也串联起全片始末。导演则解释,赵涛代表十八个人物之外,无法为我们讲述传奇的大多数沉默的人。
5 请韩寒出演,是想借他炒作?
《海上传奇》邀请到了韩寒出演,有观众质疑,鉴于韩寒在当下的影响力,贾樟柯是不是借他来炒作。其实导演最后设置韩寒出场,是考虑到了他的特殊经历和上海身份。贾樟柯称韩寒是全片的自由梦,无论是他的经历还是他的行为,都明显得感觉到韩寒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他也代表了上海年轻一代的精神风貌。电影最后韩寒自由奔跑的镜头,也预示着上海充满希望的明天。
6 反映上海沧桑,为何请来很多艺术家?
电影《海上传奇》里的18位受访人有很多是艺术家,比如陈丹青,侯孝贤,王童,费明仪等等。据说这是因为画家陈丹青的意见,他对贾樟柯说上海不仅是金融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因此贾樟柯在挑选的时候,特意选了一些艺术家或文化名人。当然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有着独特的上海故事或特殊经历,他们本身就是知情者和见证者。也有的是在艺术创作时与上海发生了联系,通过他们的讲述更能突出上海的文化。
7 《海上传奇》结构是迷?
《海上传奇》人物众多,结构复杂。看完后就知道这种叙事方式不但大有文章,也正是贾樟柯的用心所在。比如大跃进时代的劳模黄宝妹被谢晋导演拍过同名纪录片,她在讲述了自己被毛主席接见之后,接着就是四、五十年代的女影星上官云珠之子韦然,回忆自己母亲在文革中纵身跳楼的悲剧。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两名女性,他们两人都在银幕上塑造过传奇,但在不同的政治运动中,竟然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命运。再比如导演侯孝贤和记者朱黔生、费明仪与潘迪华等等都是如此。每个人物之间都有一定的潜在联系,若从整体把握,完全能理解贾樟柯所要表达的那种对于中国近代历史带有批判性的反思态度。
8 纪录片就代表枯燥?
很多观众在看过《海上传奇》后,都对电影的影像赞叹不已。资深影评人卫西谛撰文写道,“《海上传奇》就影像而言,最美的部分:一是侯孝贤在火车上,镜头从九分或十分的隧道里出来,有《南国,再见南国!》的味道,林强的音乐一下子活起来;二是苏州河的部分,很有娄烨的感觉;另外一个是世博场馆里那个年轻民工的舞蹈,这是贾樟柯自己的标签。”
作家严歌苓如此点评,“镜头的叙事感很强,也很抒情、厚重,有多重叙事的感觉,开场很震撼,不知贾导是否用航拍手段。他把一个多层次的大都市很好的表现出来,每个被采访的人物都选得非常好,人物的沧桑感象征了这座大都市起伏的命运和变迁。”著名主持人王东称,“贾樟柯没有让我失望。《海上传奇》从头到尾都带给我震撼和感动。每一个故事、画面、音乐都有着抵达心灵的深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