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唐山大地震》“流泪而不感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5日10:01  南方都市报

  对《唐山大地震》的批评中,“流泪而不感动”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往往是对自己观影感受的客观描述。尽管冯小刚导演似乎不太接受这种矛盾现象,但实际上“流泪”和“感动”之间的关系可能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更为复杂。

  将唐山大地震搬上银幕,任何一位称职的导演都可以让观众泪流满面。那是题材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要保持“冷血”并非一件易事。然而,我并不认为该片是“催泪弹”,因为冯小刚在许多可以煽情的地方表现得非常克制。诚然,影片有着通俗剧的因子,如两个孩子只能选一个生还,失散的姐弟32年后在另一场大地震的救援中不期而遇,但这些都不是冯小刚要表现的重点。他的重点落在母亲身上,是她当年的选择所带来的阴影。

  而“感动”与否其实是观众对这个母亲行为的反应。我们对于大悲剧的“感动”主要在两点,一是美好生命的丧失,二是牺牲精神。前者虽然有四分钟的特效场景,但跟我们熟悉的新闻画面相比,各有利弊,它能再现灾难发生的一刹那,但大家潜意识中知道那是戏剧呈现,不是真的。再者,跟《拯救大兵瑞恩》一样,大批伤亡的戏出现在影片第一部分,受害者多半是“过场角色”,观众所作的感情投入并不多。

  古今中外,最打动人的莫过于用自己生的机会换取他人的生命,但《唐山大地震》中做此牺牲的是父亲,而母亲是受益者。非但如此,母亲被迫放弃两个孩子中的一个,间接带来了“死”。这跟我们习惯的“伟大母亲”便有所出入。尽管母亲为此背了一辈子的心理十字架,但观众对她的反应并非从头至尾的同情与欣赏。我们心中一定像儿子方达那样,怪她不愿“与时俱进”搬进新居,怪她拒绝新爱。观众因为信息优势,不会像方登那样怨恨这个母亲,但我们的同情不是一以贯之的,我们是根据戏剧信息的不断透露而调整自己的态度。

  假设李元妮亲自参与营救,导致自己残疾,但一双子女安然无恙,那就完全符合“伟大母亲”的套路,观众也就会既流泪又感动了。但那是俗套,且有违真实。李元妮也好,后来汶川地震中的那个母亲也好,她们何尝不想以自己的生命换取子女的生命呢,但这种自我牺牲的念头无济于事。她们为该念头的无法实现而背黑锅,而我们观众在一定程度上则在扮演判官的角色,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李元妮其实是幸存者的缩影,而这个幸存者可以包括远离灾区的心理幸存者。我们踊跃捐赠,除了客观上帮助灾民,同时也是为了心理上救赎自己,不是吗?

  李元妮需要的或许不是同情,而是理解。她的选择是出于无奈,正如我们很多人平时在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做出次佳的选择。若以超人的标准来衡量她,然后觉得自己不能为她感动,这就有点像影片中的婆婆,稍微刻薄了一点。《唐山大地震》令人落泪这不算大成就,它能令人思考,至少你得想一想:如果你处在那个母亲的境地,你能做得比她更好吗?

  □南都特约娱评员 周黎明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