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时代的人,都会有他们的恐惧和焦虑,除非你达观、安然到与世无争。即便你不争,对于山那边的世界,也有想法去看看,成年人是焦虑,孩子则是好奇。贵州籍作家欧阳黔森制片、闫然导演,他们共同编剧的《云下的日子》,讲的就是1980年的春天,两个孩子在自己的国土上流浪,偶然间来到城市,从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他们一个回到老家,一个留在城市,最终在大学里相遇,并在今天取得了成功。
1980年,是充满理想主义与变革理想的八十年代的第一年,遥远京城的改革开放,如同涟漪一样到偏僻的贵州乡村。春江水暖鸭先知,孩子最先想走出山脉,去观察新世界。严格来说,两个孩子并不是剧中的主角,仅仅是故事的一条明晰的推进线索而已,先后牵引出小偷老大张涵予和逃婚知青于娜。
张涵予的身份是从农村来到城里的人,他以“先进工作者”的身份在老家中获得承认和满足,而在城市里则是造反派,并拥有系统化的小偷集团。于娜则是要拼命逃出农村的知识青年,她来自北京,却在文革中沦落,与粗糙的乡下农民结婚,并生下女儿,在有机会回到家乡时,她选择了不惜一切代价逃跑。
《云下的日子》张涵予饰演的不良青年,集中体现混乱时代给国人造成的命运悲剧。在城市里本性善良的他,受文革影响身不由己堕落成了一个贼头,伤害着别人也伤害着自己。而于娜所演的女知青,则象征着一代知青的苦难。年轻貌美的她为了在山村生存,她违心嫁给农民;为了回到阔别已久的城市,她不惜抛夫弃子。这两个伤痕男女的过往际遇,分明折射出中国人在文革时期所经历的惨痛。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好在他们并未成为时代的弃儿,最终成为成功人士,而又源于他们内心强烈的精神渴求。张涵予从未泯灭天良,他一直保存着昔日的工作装和奖状,渴望着回到他们的生活;于娜死死的抓住回城证明信这根救命稻草,也找回了自我的生活坐标。
无论如何,电影中的两个小赖子流浪汉,都还是农村的文化英雄,他们有胆量有勇气有智慧,即便在十来岁也可以观察并判断城市里的各种缤纷复杂的世相,即使看起来有着莽撞。可能很多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观众只能停留在故事的表面,但是也无关紧要,影片中有一句台词非常现代,相信可以让时下绝大多数含辛茹苦的都市白领或打工者有所共鸣,虽然并不能概括电影的主题,用来做此文结尾却是未尝不可,“回家去吧,这城市里没有你们吃的!”
就在本片公映之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有说法:“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真是让人情何以堪,悲催啊!
云飞扬 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