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子文
粗看起来,这是个猎奇的题材,故事始终都围绕在当下人均已陌生的“老同”、“小脚”、“女书”。也难怪电影的原作小说会在西方文坛流行,这是一种文化层面的窥私,从一个私密的民俗角度侧面读解着中国并发现着中国,撕开了文化隔阂这重窗户纸,借着这些民间话题对传统中国女性之间的情愫做了次浅显的关注。影片改编自美国华裔女作家邝丽莎的同名小说,自文本创作到最终的剧本都是由好莱坞完成,英文作为了通用的基础参照,这样下来,在转换为国语演绎时便增添了很多的难度。
所以,全智贤的加入成为了改编的依靠,由于在片中她是韩国寄读生的身份,所以与李冰冰的交流要用到大量的英文对白。这样一来,现代部分的戏基本很顺畅,都是在划一的英文环境下进行下来的,而且还凭添了邬君梅演的姑妈一角,是海外华侨的身份,又把英文口白合情合理地进行了下来。只苦了李冰冰,看得出为了影片的拍摄她自己做了大量的英文功课,不仅要说到流利,而且还要结合着情绪表达的精准、清晰,让本片的主人公尼娜被坚实地确立起来,不能含糊。
尼娜与苏菲少年时代的戏很惹眼,全智贤与李冰冰都要穿上校服扮学生,要讲求到精准的把握与尺度。两人的玩啊闹啊以及稚气的行径,还真让人忘了她们都已过三的年龄,在这段并不囫囵的段落里搭配得还算是精彩,至少没露怯。而后,就是两人青年时代的部分了,其间还穿插着占据了大量篇幅的古装戏外戏,两人要穿越回古代继续着姐妹情缘,同样也得经历少年、青年、中年这三个较大的阶段转换。
这戏看着很简单,却是真真的是在给演员出难题。从角色上来看,现代部分要经历三个不同的年代,古装部分同样也要经历三个不同的年代,这也就是说,演员要拿出六种不同的状态来演,而且要求苛刻,分分毫都差不得,尤其是这些转换过程还都要在中文与英文两种不同的语境与表现中完成,几乎可以算是个“章鱼”任务。我相信也只有演员自己才能体会到此中的难度,她们也都以最高的专业精神奉献出了令人信服的表现,这一点,是需要被致敬的,算是两人在这个暑期所经历的一次高考。
影片的改编跨度很大,走的是当下、回忆、戏外戏三线并举的路子,各自的篇幅都占的很长,但也很均衡,既没有避重就轻,也没有喧宾夺主。由于当下的部分与回忆之间做着来回往复的穿插,所以显得带有交代与铺垫的性质,不到最终时是不能体现出它的完整性的。所以,戏外戏的部分便抢眼起来,毕竟是按着传统的线性叙事进行下来的,因与果都交代的够清楚,在观影过程中也会令人看得最为舒服。戏外戏其实是苏菲的小说情节,把背景放在了清朝,南方某地的两个异姓女孩在家庭的安排下互结了“老同”,结伴成长,不离不弃,直至双双都嫁入别家,才算是被隔离开来。她们之间的情感与依恋,是单单凭姐妹情谊之说无法去说清的,更无法与现下的女同性恋情结做读解。这很奇妙,既有人性深处的情愫,也有个人的
情怀成分,也仿佛有着某种意义上的宗教色彩作祟。这一切,都归咎于“老同”。
(责编: 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