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同济大学教授评《开天》:追求历史表情的神似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04日14:02  新浪娱乐

  同济大学教授王鸿生

  《开天辟地》非常吸引我,我在看这个片子的过程中收获非常多。创作这部片子,制作团队,从编剧导演到演员,包括制片方,一直到我们现在欣赏这部片子,阅读这部片子,都是一个洗礼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建党90周年的时候提出这个片子,是上海文艺界、文化界值得庆贺的事情,我们应该向主创人员表示敬意。

  《开天辟地》体现历史表情的神似

  《开天辟地》整个创作过程对近年来新的党史和国史研究成果有相当程度的吸收。要把8年的时间浓缩在一千多分钟里面,清晰展现历史基本的脉络、逻辑,各种力量的交汇,我觉得相当不容易。

  说神似的时候,我们老是注意到演员和原形的神似。但我觉得这部片子很好体现了历史表情的神似。在还原史实方面不可能把这8年的史实完全还原,肯定要有点虚构,但是为什么这个虚构给我们的感觉不虚,很重要的是抓了历史表情的神似,这个各种要素配合的非常好,也给了演员一个空间,否则这些很年轻的演员怎么去触摸历史的脉络,我觉得必须要还原这个氛围,这样的东西可以把他带进去,这个东西编剧和导演下了很大的工夫,不仅是人物形象上求神似,关键是历史表情上求得神似,这是非常重要的。

  《开天辟地》回溯共产党的起源

  我们今天像穿越时空一样的,不可想象的那样一群年轻人,这样一批人能够创造这样的视野,这种历史的理由、合理性到底在什么地方,今天我们回过头看这段历史,有一种洗礼的感觉。中国共产党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断的回溯他的起源,《开天辟地》正好是共产党起源阶段,回溯他的原始起源,他的来历,他的正当性、正义性、合法性到底在什么地方,这个东西对于现在的各种人群都有启示,认同这段历史的,不认同这段历史的,都可以从这里面找到对话的空间。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开天辟地》还原历史充满张力

  《开天辟地》做了非常大的努力,尽量还原历史,尽量把各种政治力量的内在逻辑表达出来,而不在人物个性的很脸谱化的处理。每一个阶级,每一种政治力量的选择都有内在的逻辑和合理性,正因为是不同的合理性矛盾造成的这个张力,这个历史才有戏剧性。

  作为共产党来说代表的是最底层的受压迫的人民。比如说青年毛泽东,青年周恩来,和国民党的左派有亲和感,和右派有特别的对抗。孙中山选择的人是蒋介石,像毛泽东、周恩来他也觉得有才,但是不会有亲和感,这个感情是不一样的,代表了这种群体的利益是不一样的。这方面这个片子内部充满张力,这也是它非常有价值的一面。

(责编: 捷菲)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