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特邀理事)
在新世纪的大踏步行进中,人们常常会回忆起1980那个朝气蓬勃、斑驳陆离的年代。在那个时代的记忆中,下海、个体户、邓丽君、摇滚青年、朦胧诗、星星美术展、万元户、第五代电影、走向世界等等,都是人们心中带着体温的时代关键词。而在这些关键词中,“张海迪”则代表了其中最励志、最灿烂、最让人自强不息的一种力量,张海迪精神甚至成为众多经历过1980年代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质素,激励着许许多多的人学知识、学科学、发明创造、战胜逆境、成就人生。在2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看到这部由张海迪本人编剧的电影《我的少女时代》的时候,所唤起的不仅是对于1980年代的历史记忆,更重要的是我们再次听到了一首纯净明亮的青春之歌,青少年观众惊奇而称羡的表情中所显露的是对生命不息、逆风起飞的精神力量的崇敬和向往。
这部影片无疑带有张海迪本人的自叙传色彩,但同时它又是一个充满浪漫想象的爱情故事。许多人都将这部影片与《山楂树之恋》相比较,它们都是以文革时期两位青年男女简单而坚强的爱情作为题材的,但是这部影片中的主人公却是一个名叫方丹的残疾少女。她在窗口读书(读书,在那个年代常常成为人们对异性美好形象的共同记忆)时被黎江发现从而从陌生变成了熟悉。摇铃,替代那个年代恋人们常常使用的乐器,成为他们之间从友谊发展到爱情的媒介。真诚的友谊与朦胧的爱情为这个故事带来了柔情与温馨的气氛。后来方丹跟父母来到农村,她在村里教孩子们读书,学习针灸为乡亲们治病,用自己残疾的身体给农村带来知识、带来健康、带来欢乐。孩子们则用他们的爱为方丹带来战胜病魔折磨的精神支撑。影片绝少那种表现残疾人生活常见的残酷、挣扎,而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表达方丹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如方丹对黎江所说:假如我们心中有一颗星星,不仅要让它给自己带来光明,还要把它举出窗外,照亮黑夜,照亮他人。这种当年被许多人向往的“丹柯”式的理想,让整部影片充满爱与美的情调。显然,张海迪是将自己内心的光明、对世界的感恩、对美好一切的向往投射到这部影片之中了。当方丹充满憧憬地说:我常想,要是我能站起来,该多好;黎江则回答她说:在我心里,你永远都站着。实际上,方丹,如同张海迪一样,虽然身体是坐着的但精神却永远是屹立的。影片表达的正是观众内心的体验。
这部影片在美学风格上与冯振志、赵慧利两位导演上一部表现残疾人励志故事的影片《隐形的翅膀》截然不同。影片没有采用前一部电影的纪实风格,也放弃了自然主义的表现方式,整个影片带有一种鲜明的浪漫主义气息。画面明亮、色彩饱和、节奏流畅,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欢歌笑颜,加上简单而明亮的音乐,简洁而优美的构图,一扫以残疾人为题材的影片通常的压抑、苦难氛围,甚至也没有过多的人为煽情,而是构成了一种健康唯美的艺术风格。方丹明朗的微笑,黎江深情的目光,乡村孩子的天真烂漫,甚至漫山遍野的鲜花与绿草,都为影片带来了鲜明的亮色。正如张海迪自己所编写的歌词所形容,“春天来了,原野绿了,小河清了,大地醒了!花儿开了,鸟儿唱了,云儿飘了,心儿飞了。”残疾人题材常见的那种寒冬的冷酷在这里被叙述为春天的欣荣。
尽管这种健康励志、清新唯美的风格,可能会减弱影片主人公方丹身上那种逆风起飞、坚忍卓绝的力量感,甚至影片从故事情节到视听语言都多少有些童话般的斑斓色彩,影片的视角太张海迪化,张海迪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太健康,使影片对人性和社会的开掘深度受到一些影响,但整部影片却带来了一种更加特别的生活态度。残疾人,不需要居高临下的同情和怜悯,他们内心的强大和心灵的美好,如同所有正常人一样,甚至他们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而作为观众,当我们在影片中目睹这样身患残疾的人都可以用如此积极健康美好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怨天尤人,还有什么理由斤斤计较,还有什么理由不用眼睛去寻找光明,用胸怀去拥抱命运,用双手去创造未来?
在充满奇观、暴力、欲望、夸饰、浮华的电影世界中,《我的少女时代》更像一首抒情诗,它用如此美好的音韵去吟诵一位身残心美的少女对于苦难的漠视和超越,对于世界的善良和热爱。命运可以让一个人的身体倒下,但是却不能剥夺一个人翱翔千里的美丽梦想。影片中的那首歌,会伴随着观众记住这部电影,记住方丹这位向上向善向美的坚强的少女,记住给了影片以一种独特情怀的张海迪:“想起你的时候,就想起天边的夕阳,想起你的时候,就想起绿色的牧场,想起你的时候,就想起往日的时光,那红莓花儿开,山楂树在路旁,还有手风琴声在回荡,想起你,心向远方,理想的旗帜永远飘扬,想起你,心在飞翔,理想的旗帜永远飘扬。”
(责编: 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