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娱扫描 又到贺岁档 又比好莱坞
新闻回放:12月10日,好莱坞编剧导师罗伯特·麦基(微博)在接受“新浪娱乐”采访时指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影片专注于华丽的视觉效果,不断地向好莱坞学习……
齐世明文:又一度置“大雪”而无雪,又一个贺岁档翩然而临。此际,读到“好莱坞编剧教父”、《故事》作者罗伯特·麦基的振聋发聩之语,笔者顿感震惊亦震撼!
时在2011年岁末,中国电影历史性地跨过了100亿元票房大关,正向150亿元“高歌猛进”之时,又在中国电影贺岁档于欢度第十几个“诞辰”,迎来30几部影片一次贺岁“井喷”之时,麦基“适时”而言,怎不振聋发聩?
——优秀中国电影的例子,比如《霸王别姬》、《菊豆》都是二十年前的,为什么最近这些年的影片就没有那么经典了呢?
“我觉得现在的中国电影场面变得越来越大了,越来越壮观,但是结果却是越来越肤浅。1995年以后,好莱坞对中国电影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对模仿好莱坞非常着迷,所以作品的质量越来越薄弱。”
为何“薄弱”?越来越多的中国影片专注于华丽的视觉效果,只知不断地学习好莱坞,想方设法地靠近好莱坞,只知追求大片、大制作、大场面……
——略略回眸,这些年由张艺谋、陈凯歌(微博)、冯小刚(微博)、姜文领军的中国导演,使出浑身解数拍出的大片,哪一部不是“向好莱坞(老师)致敬”之作?再说这贺岁档,无论是四大导“打擂”,还是“群雄逐鹿”,姹紫嫣红也好,光怪陆离也罢,在人们的记忆中有几部可以留下?
听听,老麦基也笑了:“包括大师级别的张艺谋也会做出场面很大的作品,比如《英雄》和《十面埋伏》等,但是《英雄》,我的天哪,画面过美了。我的感觉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那么可能永远不会在世界上拥有一个强烈的文化声音,因为你们既不是欧洲,也不是好莱坞。”
是的,既不是好莱坞,也不是欧洲,艺谋们凯歌们,切记:你是中国导演,要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树中国精神!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永远没出息……
(责编: 山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