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悚电影近年来涨势迅猛,成为低投入高回报电影类型的最佳选择。但是从2012开始,方兴未艾的惊悚类型电影却又快速走上下坡路。在《惊魂游戏》、《夜店诡谈》等国产惊悚片噱头十足却纷纷折戟之后,《绣花鞋》上映前票房前景并不乐观,同期还有好莱坞大片《诸神之怒》、《异星战场》和亚洲小清新《晚秋》、《春娇与志明》已经霸占了市场,但《绣花鞋》表现十分抢眼,随着上座率领先全国,各地影院纷纷加场,这部国产惊悚片上映5天已经成了2012年同类影片的最高票房。
有时候,一种类型片渐渐失去观众的时候,是这个类型真正衰落的时候;而有时候,一种类型片暂时步入低谷,只是因为这个类型上一直虾兵蟹将乱舞,高手一直没有出现。也就好比说,景阳冈的屠户在抓老虎这项工作上业绩平庸,只是因为武松没出现。国产惊悚片一直喊“狼来了”,再猛的噱头拯救不了粗劣的制作,于是慢慢被观众抛弃。但如今的中国大陆的电影市场,说任何一个类型已经过时,都是十分武断的,世上最怕认真二字,甭理那些唱衰类型的调调,你真下功夫拿出个有看头的东西来,观众就会双手赞成双脚投票的。《绣花鞋》就是这样。
《绣花鞋》的成功并没有多少捷径,但《绣花鞋》的品质有目共睹。起码你在国产惊悚片里你没见过对场景和道具如此讲究的,影片故事发生在民国,晚清时期江南民居建筑的精致典雅和悠远神秘的水乡风貌,都十分到位,片中镇上的贞节牌坊,阴森的宗族祠堂,以及莫小棋(微博)的酒庄等等,都在细节上极力讲求真实,成功营造了时代气息。据悉为了拍摄需要,剧组连一个简单的道具——相思豆都不肯草率了事,内地市面上的相思豆色泽度不够,剧组硬是从马来西亚空运来一种当地的相思豆。
当然,有中国式大片败絮在前,你不能说花了钱就办了好事,细节上的讲究是否有利于主题的表达,也是一大问题。而《绣花鞋》从项目筹备之初,就定位“中国式惊悚”,要在拼命模仿日韩欧美各类恐怖片的国产惊悚之外,重新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恐怖之美,绣花鞋、红旗袍、鬼节放的河灯、灵幡飘舞的灵堂在精心打造的年代场景中,那种久违的本土的恐怖意象就纷纷复活了。由于审查的限制,《绣花鞋》也没有出现鬼,但这并不妨碍影片在恐怖张力上的表现,既然将时代感做到了同类影片的极致,那么表现时代偏见中的“吃人的社会”,也就成了上佳的主题选择。结果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路子,宗法森严下的残酷虐刑,足够让人胆战心惊。
《绣花鞋》与同类影片比,并没有天时地利上的优势,但从项目定位上,它选择的中国式惊悚,既是一种类型元素的本土化回归,又能打出鲜明的市场概念。要知道,恐怖文化其实深深扎根于民族或者地域文化之中,比如欧美的宗教题材的恐怖,日韩东方民间传说的恐怖等等,《绣花鞋》中的大量元素,也都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之中。影片并没有倚靠大牌明星撑场赚媒体头条,而是“只选对的,不选贵的”,片中主演虽不是一线大牌,但都与角色特征高度吻合,这就节省下来相当部分的预算,从而能够投入到影片场景道具和后期制作上,保证了影片的品质。
项目方向定位准确,预算的分布上明确而合理,这样一部影片就成功了一半,而影片在宣传上也绝对有的放矢,保证曝光率的同时绝对保证投放效果,所以在市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绣花鞋》逆势而上而获得了应有的回报。从项目定位到拍摄制作过程,再到最终投放市场,《绣花鞋》给国产惊悚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考,也为国产片在好莱坞大片引进量增加的时候指了一条明路:扎根本土文化,扎实走好每一步,以品质取胜,投观众所好,最终必将无往而不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