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杀生》:舆论杀人 独树一帜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02日09:26  新浪娱乐微博
《杀生》终极版海报 《杀生》终极版海报

  作者:奇爱博士

  《史记 张仪列传》中有“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语,原本说的是众口所责,虽坚如铁石之物,亦告熔化;毁谤不止,令人难以生存,而遭毁灭。后来也以此比喻舆论作用极 视频:《杀生》角色关系预告 混蛋出山大闹小镇 媒体来源:新浪娱乐 大,众口一词,积非成是;流言可畏,能颠倒是非,置人于死地。

  管虎新作《杀生》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很清晰很简单,但却是用一套十分繁复的电影语言以及神秘的仪式化包装起来。或许,化简为繁,这就是叙事电影的艺术趣味所在。

  故事发生在四十年代一个偏僻、传统、宗法盛行的小村庄,庄里有个十恶不赦又身强力壮的地痞流氓牛结实(黄渤(微博)饰),所有人都想除掉他,却总是无能为力。正面对抗不行,在学成归来、且与牛家有仇的医生(苏有朋(微博)饰)的策划下,他们改变策略,通过大造舆论的形式(这种舆论往往又与村中既有的宗法仪式相结合),让牛结实越发地对自己的健康和能力感到质疑。影片结尾,与其说他是吃药毒死的,其实更是自己被“心病”吓死的。

  苏有朋饰演的医生在家中设了一块匾额,上书“心由境生”四字,实际这便是管虎此片中心思想所在。我们过去常说“境由心生”,意思是人们眼中景物的好坏与观者当时的心情有关。比如某人中了五百万的彩票时,周遭一切便似乎都有了天旋地转的幸福感。然而,管虎偏偏逆向行之,讲述了个人在遭遇舆论包裹时的仓皇无助乃至绝望。

  这种境遇尤其在当今的社交网络时代更值得重视。(片中的故事发生于“四十年代”,但所有人都该知道这一定是一个关乎当下的寓言)从每个人的潜意识来说,都需要站队,都需要一定的圈子来获得一种自我认同和安全感。一旦个人被孤立于公众意识而独存,往往便造就哀莫大于心死的悲剧结局。由此,舆论的力量也直接左右了人的命运。现实当中,马加爵、药家鑫的案子不就很有代表性吗?当这些少年犯下罪行并通过互联网被无限“放大”,“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公众的口水成为了“道德法律”,成为了宣判他死刑的催化剂。只有当这些生命逝去之后,或许才能有点滴的声音从舆论的夹缝里透露出来,谨慎地还原“恶魔”原初的人性面目。

  在《杀生》中,没有类型片中图谱化的人物形象,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只有赤裸裸的人性复杂面目。正像牛结实这个地痞混蛋,当他得知村里人要扼杀他和寡妇(余男(微博)饰)的亲生骨肉,他也会突然激发出伟大的父爱,不惜以自己的死亡为交换。村里的那些蝇营狗苟的村民,他们既是牛结实的受害者,同时也是杀死牛结实的元凶。即使任达华(微博)和苏有朋的医生角色,其实也像是一体的两面,代表着人性的良知和凶恶――救人还是杀人,这实在是个两难问题。

  总的来看,管虎的这则影像寓言体现出了一份艺术家对生命、对社会舆论机制的反思,在喧嚣的商业至上的时代,这份冷静是值得推崇和给予敬意的。尤其难得的是,通过诸位演员各富魅力的演绎、复杂灵活的空间调度、快速强劲的镜头剪辑以及黑色幽默的布局,《杀生》拥有十分酣畅淋漓的娱乐性和观赏性。但我仍然认为,观众不要把它简单地定位为一部商业大片,因为《杀生》终究是一部个性色彩十分突出的艺术作品,片中任达华饰演的那个唯一正常理性的角色,或许就是管虎导演在这个社交网络时代自我追求的目标吧。我想,也正是这一撇个性化的异色,让《杀生》在近期的国产片序列中独树一帜。

(责编: sunny)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