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Thomas Vinterberg)的电影《狩猎》(Jagten)成功地带给观众持续不断的紧张感。也许有那么几个时刻,观众觉得可以稍作喘息,但是紧接着就会被带入一个更剧烈的震憾中,影片的结局更是让观众在影片结束之后情绪难以平复。影展已经进入第四天,《狩猎》的亮相让略显沉闷的竞赛单元突然焕发生机。这部冠军相十足的影片放映结束之后,现场掌声雷动,反响极佳。
1995年,托马斯・温特伯格同另一位丹麦名导拉斯・冯・特里尔(Lars von Trier)发起了著名的"道格玛95"电影运动,这个运动的主要宗旨是电影的拍摄要注重故事,主题和表演的本质,摒弃对电影技术或特效的运用。虽然随着时间的发展,他们对于这些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有所下降,不过温特伯格对于剧情的强烈关注坚持到了现在,这种坚持让《狩猎》成为剧情片里的上品,在竞赛片中脱颖而出。
一个名叫卢卡斯的离异男人在幼儿园工作,他的朋友提奥的孩子克拉拉也托送在他工作的幼儿园。因为克拉拉偶然看到了一个成人图片,她脑中出现了卢卡斯对她进行猥亵的幻觉。在她无意之间把这种幻觉告诉幼儿园老师之后,"卢卡斯是性变态"的消息迅速传遍全镇,他成为了全镇最不受欢迎的人,他丢掉工作,失去亲人朋友的信任,被超市工作人员列为不受欢迎的人。虽然最终警察因为证据不足而推翻对他的指控,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摆脱对他的厌恶。逐渐地,他的朋友提奥首先向他示好,然后卢卡斯和别人的关系似乎开始慢慢恢复正常。
这部影片是根据真实的案例改编的,导演温特伯格曾经读过一位心理医生的笔记,他曾做过儿童幻觉的研究,在笔记中这位医生把人的思想形容为一种病毒。本片中,一个可能的误会让托马斯是变态的论断像病毒一样迅速感染整个小镇。导演对于剧情的编排非常合理,他善于抓住观众的心理,对于每一个冲突都是慢慢展开,尽量把观众心理受虐的过程拖长。但是这并不是导演在电影中所使用的唯一的虐心方法,他还会选择在恰当的时候将冲突突然带进故事里,观众被各种慢性的和突发的紧张感接连刺激,紧紧地被吸在故事里无法自拔。
同时,编剧中常用的前后呼应技巧也被导演熟练运用,不落俗套。剧中小女孩克拉拉的多句台词都出现了前后呼应,这正是幻觉出现时候人的一种本能反应。电影中男主角卢卡斯受到两次毫无防备的突然袭击,它们也都被分散着安排在电影里,让观众的心始终悬着,不敢放下。
电影的名称"狩猎"可谓一箭双雕,不仅指代男主角家族的狩猎历史,和男主角的孩子拿到狩猎执照,同时还描述了卢卡斯和人云亦云的悲惨境地孤军奋战的艰辛。导演将思维的病毒形容成"女巫",所以卢卡斯的所作所为就是捕获这个"女巫",为自己争取清白。但是电影结局出人意料的精彩设计,让我们加深了对"女巫"的恐惧,小心翼翼地在内心深处思索:误会产生的仇恨真的有可能退散吗?
(A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