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雾林寒战》:白俄罗斯不堪回首的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5日23:58  新浪娱乐微博
《雾林寒战》 《雾林寒战》

  乌克兰导演谢尔盖·洛兹尼察(Sergei Loznitsa)今年是第二次入围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他的新片《雾林寒战》(V Tumane)讲述了在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占领下的白俄罗斯,两位白俄游击队员和一位铁路工人的故事,着重表现了他们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变化,以及在战争年代难以预料的命运。

视频:戛纳入围电影《雾林寒战》预告 媒体来源:新浪娱乐

  自从上世纪的50年代开始,也就是说几乎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降,二战题材电影就如雨后春笋一样不断涌现了。由于二战是上世纪全人类的集体记忆,所以各个地区的观众都可以非常自然地对二战电影产生很强的代入感,由此产生的人性关怀、民族主义、暴力美学等等各种艺术风格,可以给各位电影艺术家们广阔的空间进行创作。不过既然已经存在如此多的二战电影,如何让自己的作品不和别人雷同、不落俗套,也成为电影人头痛的问题。

  作为一部二战电影,本片也许可以被称作独特的地方在于,它所关注的国家——白俄罗斯,以及白俄罗斯人民当时的微妙心态。历史故事往往是发人深省的,1939年德国和苏联签订协议,两国正式商定将白俄罗斯划归苏联统治,结果斯大林的高压主义让白俄罗斯人吃尽了苦头。之后的1941年,德国悍然撕毁合约,进攻苏联,途经白俄罗斯时,有12万白俄人倒向了德国,因为他们普遍认为德国人可以帮助他们从斯大林政策的恐怖中彻底解放出来。

  因此当时无论穿着朴素的游击队员还是装备精良的大兵,都是白俄罗斯人。历史上替德国人干活的“白俄奸”抢游击队员的东西,开枪打死游击队员的争议场景时有出现。影片中最说明问题的一个情节是,一位游击队员想要处决另一位被怀疑是“白俄奸”的铁路工人,却被其他敌人伏击,之后“白俄奸”嫌疑人没有抛弃他,背着他向安全的地带转移,受伤的游击队员向队友表示“不要伤害他”。这种情绪的变化是很微妙的,面对强大的苏联和德国,夹缝中的白俄人对两股势力难以做出对与错的抉择,而选择为白俄罗斯二战的游击队员,也因为缺乏武器和粮食而不得不抢劫手无寸铁的平民。因此无论一个白俄罗斯人做出投靠哪一方的决定,他们的心情都是很矛盾的,对于别人的政治选择也都心存一份理解。电影运用插叙的方式把产生怀疑的过程艺术地再现了,风格上基本一直保持了冷峻的感觉,没有刻意加重冲突,控制力是足够的,没有因为节奏突然变化而导致出戏。

  本片摄影师是罗马尼亚人奥列格·穆图(Oleg Mutu),他和罗马尼亚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乌(Cristian Mungiu)是同学兼合作伙伴,为蒙吉乌和洛兹尼察掌镜多年。正好两位导演的风格都是静态的长镜头,不过《雾林寒战》的摄影在质感上更为突出,黑夜和下大雪的外景都能看出颗粒感,淡化对比度,有纪录片风格。画外音的运用尤其突出,所有的中枪都发生在画面之外,影片的空间范围一下子就扩大了。技术方面的纪实风格和白俄罗斯独特的二战历史相结合,就是洛兹尼察这部中规中矩的二战电影《雾林寒战》。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