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一直是第四代、第五代导演乐于,也是最擅长表现的电影类型。但是近几年来,受电影市场化影响,所谓的商业大片蜂拥而上,渐渐的,导演们也就逐渐丢开了自己最擅长的东西。所以当陈凯歌导演再度回归现实主义,直面当代中国网络生存环境,拍出《搜索》这样一部电影时,其真诚的用心,电影最终所呈现的现代生活质感,还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在看过影片之后,更加确定这一点。陈凯歌导演回归现实主义题材后,其积累多年的对生活的观察,对人性的理解,以及一颗悲天悯人又超然物外的心,显然更适用于《搜索》这部电影。这也是为什么影片结尾,会通过叶蓝秋这样一个悲剧性人物之口,说出了“珍惜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这样很明显带有导演寄语式的总结性台词。
《搜索》讲述了一个当下司空见惯的“人肉搜索”事件。一件原本没有太大意义的小事,因为媒体曝光,再加上网络操作,搭配上群体道德感集体爆发,进而演变成一起全民“人肉搜索”事件,再经过媒体无下限、无节制,无限炒作之后,最终形成一道漩涡,把许多有关无关的人都卷入其中。有人因此送命,有人因此幡然醒悟,当然也有人因为危机公关处理得当,似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显然无论怎样,整个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以及其中所体现出的悲凉和被掩盖住的真相,却不由得令我等观众为之悸动,甚至震撼。陈凯歌导演意在言外,通过一件普通的小事,却写尽了中国国民劣根性,令人怅然。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最大的好处,莫过于可以无限真实地临摹生活,正是本文题眼——当电影照进现实!而能够做到如此高度,首先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生活积累。《搜索》的最终成片,令人非常讶异的一点在于,陈凯歌导演对于当下网络时代的脉搏,以及网络时代年轻人的生存法则,把握得非常准确。
当然,相对来说,影片中沈流舒、莫小渝这一对上流社会的对生活的操弄,对规则的“巧妙”运用,以及所谓成功学的定义,在片中表现的显然更加精准。但是陈若兮这样一个重要人物的媒体属性,以及媒体运作方式的种种明、暗规则,甚至职场之中,各种明争暗斗,小人物如何费尽心思向上爬的心计等等,明显与陈凯歌导演有一定距离的生活方式,同样都能被清楚、准确地表现出来,导演事先所作的田野调查,案头工作,可见一斑。
影片中,多达六位主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力,庞大、繁复的故事线索,陈凯歌导演都一一理清楚,间杂在了一起,形成一部节奏感明快,情感深沉,又充满生活质感的精致戏剧。所谓的电影照进现实,《搜索》做出了新时代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最标准的模板。文/孙小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