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营盘镇警事》是近两三年内我看到的有关公安题材的影视作品很少见的精品之作,有三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这个影视剧极大的拓展了公安题材影视剧的范围,艺术的塑造了一个基层民警全心全意为辖区群众服务,保一方平安非常生动感人的形象。以往我们看到的警察形象,多数是在跟犯罪分子斗争前线,在枪林弹雨中时刻冒着流血牺牲的危险,展现的是警匪模式。但《营盘镇警事》不一样,从这个意义上给人非常新的感受,它反映的是民警在日常普通工作中所创造的不凡业绩,可以说是有着鲜明的创新色彩的作品。
剧中,范党育为人非常朴实,非常本色,在基层派出的所平凡岗位上,每天面对着鸡毛蒜皮的纠纷,却做出了非常不凡的成就。比起那些跟犯罪分子做斗争的警察,他日常的工作是化解一些平常的矛盾纠纷,这不仅需要勇敢,在更多的情况下还需要一种耐心,需要细致,需要天长日久的长期坚守。如果能够做到这些,而且一以贯之,又做的非常好就需要一种强大的支撑,要有来自于职业的忠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有对老百姓的生活的感情,这一切在范党育身上都体现得非常突出。电视剧也给予了一个生动的艺术展现,范党育工作不分时间早晚,不分家里家外,自己不顾家人乃至很多青年警察的反对,主动把八小时上班,改为坐在办公室等事上门,将警察工作通常模式,改为24小时服务,联系所辖多少个乡村,随叫随到。群众不走事情不结,他就工作不止,他对待百姓如同父母亲人,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所有感人情节设置都有很好的表现。上河村缺少一个好的带头人,长期落后局面改变不了,他就通过细心的工作,如愿以偿的拉能人回村,使村子面貌改变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他收留并善待有智障的流浪少年,这都是感人至深。同时范党育胸怀非常宽大,他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本来以为派出所升为分局以后他是局长,结果当了二把手,心里也有一些别扭,但是还是以大局为重,积极配合赵光明工作,让分局的工作有一个全新的局面,化解了一个一个冲突,可以说这也是有崇高精神境界的警察,这一点电视剧塑造的很好。
第二,以鲜活生动的方式,生动诠释了公安干警执法为民的理念,倡导了人性化,艺术化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我了解到公安系统总结归纳范党育群众工作法概括为六个字,当事知事了事,这也是对应着他在群众中的绰号,遇到问题先端正态度,从思想上重视,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知事就是分析问题要透彻。了事解决问题要彻底,不能留尾巴,妥善解决了问题,使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必备的本领和基本要求。因为范党育在这方面具有非常强的能力,所以才能被当地群众称之为范大了,这是很高的褒奖,要做到这些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对百姓的感情,他是发自内心的帮助老百姓当亲人,这样才得到了老百姓的理解、支持和信赖。正是有这样一种态度,他再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在化解纠纷的时候,他的方式也和我们通常见到的严厉的执法方式不一样,更多的闪耀着人性的光彩。
首先他知道法律毕竟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最终目的还是要教育人,改造人,提高人,因此他在处理民事纠纷的时候坚持区别情况,区别对待。对于明显属于违法犯罪,界限清晰的绝对不手软,坚决依法打击,体现了钢的一面,在东莞的杀人犯,就体现了这一点。但是对于其他很多的情况,处于法律和道德边缘的是坚持柔性执法,以和解为最佳,这一点体现的最充分。我们从电视剧中可以看到很多问题,很多纠纷,很多矛盾,用这种方式来加以解决的。他温和的执法做法和赵光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着喜欢高压,刚性的执法手段,一开始把退伍军人拘禁起来,害怕他闹出事,在严打黄赌毒也是用高压手段,这些东西实际上执行效果并不好,甚至赵光明很多事下不来台,是范党育凭着自己的威信一次次为他解围,最终通过自己的方式使问题解决。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以情感人,社会的许多矛盾没有很大的事情,天长日久累计下来的,他解决这些问题解决用感情去熔化当事人长期以来在心中解下的疙疸,用真心换真情,用热情融坚冰。特别是千方百计化解梁万全,梁守德的对立、冲突。他的这种方式都是很有效的,化解了很多激化下去的矛盾。即使对于明显的违法犯罪分子,也本着用感人来感化,只要有一线希望就绝对不放弃,比如说一开始对大柱子,这个人是他的管教对象,村民都很激愤,都说要判他刑,他还是坚持用感化挽救了他,用心比心的做法说服百姓。他收留入狱人的儿子,尽管在收留过程中手机被偷走了,他还是没有失望,还是坚持感化,培养,最后这个孩子考试取得了及格的成绩,终于他的耐心、细致的工作,它的人性化的关怀感动了这个孩子,消减了社会的隐患,类似的事情太多了。
范党育这种执法方式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频繁出现的特殊的阶段,他的做法对公安机关做好群众工作具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
第三,在艺术反映生活上也非常见功力。首先是真实性,这个真实性既表现在对当今社会环境,社会融合大方面的如实反映和展现,现在是矛盾的多发期,各种矛盾的交集期,不同的群体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经常产生一些碰撞,一些冲突,对这些方面电视剧有了一个生动全面的反映。同时对范党育所在小镇的方方面面生活的反映也达到了一种真实的地步。剧中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语言,甚至于骂人,都带着鲜明的地域色彩。其次人物形象塑造上很成功,范大了不用说了,其他一些警察群体,我觉得有几个形象也还是给人一种生动的质感,这些人在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触动下的心里感情的反映也都表达的合情合理,没有人为的拔高或者贬低,令人信服。这首先归公于编创者对生活的熟悉,据悉该剧编剧本身是从公安队伍里面成长起来的作者,而且为了写这一部电视剧,几次到衡水体验生活。这方面投入的深,才使得对生活本质的把握准确到位。
除了真实性外,该剧毕竟还是一个艺术作品,一定要有再创造。该剧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而成的,真实是基础,当然也有虚构的内容。然而,我们在看该剧时,会感受到真实事件与艺术加工是浑然一体的。这证明该剧确实是达到了一种艺术高度的真实性。剧中赵光明是一个确实存在的人物,我想他如果是虚构的,不管是真的也好,是虚构的也好,他这个人物的设置,在这个电视剧中确实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他和范党育是两种执法观念的对比,有区别,也有融合的一面,处理的非常好。可能范党育被诬陷受贿是真事,但细节却又可能有虚构。但是虚构也虚构的非常成功,人物、性格、故事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一个很完整,很圆满的状态,这也大大增强了故事的高度可观赏性。这一部片子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小人物大情怀,这里面多少有一种很轻的轻喜剧的因素,这极大的增强了观赏性。我觉得编导人员有意识的制造了一些小的情节,一些场面,一些细节。像一开始在头两集中出现的那两个人,一个胖子,一个瘦子的争执,这种的冲突都设置的很有意思。我想这样的地方可能有不少是出乎于我们的合理想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电视剧的观赏性。
彭程(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