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王家卫作品资深影迷的自白(2)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12月05日15:07 新浪娱乐
新浪网友:李祥瑞0369
写出上篇文章,只不过是想表达一下内心的感受,想不到引来如此多的声讨。
其实在动笔的过程中,并没有想把王家卫的电影摆到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很多人认为笔者把王家卫的电影划到了“雅”圈子中去,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王家卫的电影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具有相当明显的通俗性和娱乐特征。无论是《江湖龙虎斗》(编剧)《旺角卡门》的俗套结构还是《重庆森林》、《堕落天使》MTV语言的泛滥,以及《东邪西毒》对新武侠电影的借鉴与模仿,都透射出王家卫做为一名精明的以跟风著称的香港导演,始终在竭尽全力为年轻观众制造亲切感。王家卫之所以出众就在于其表现出青年导演所特有的超前意识。王家卫时而吴宇森(《英雄本色》)时而奥利佛斯通(《天生杀手》)时而琨汀塔伦蒂诺(《落水狗》)时而黑泽明(《乱》)时而扬德昌(《恐怖份子)时而蔡明亮(《现代青年哪吒》)抑或干脆来个大杂烩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聪明的王家卫一直在追求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快捷最等代表时尚文化特征的表达方式实现和观众的沟通。就其本质来说,王家卫作品可能比《还珠格格》还《还珠格格》。所以“中国有更多的人会很容易的“懂”王家卫”是无疑的。(当然王家卫的电影也不是就此放到俗圈了.本文无关雅俗.但是一被上纲,指责起来便有理有据一些,在此对上尉的用心表示理解.)
为什么王家卫的电影最终会归属于另类?就因为王家卫表现的实在是太聪明了。他可能以为所有的人都能理解他的先进文化。事实上,观众的审美标准是不一样的审美需求也同样是有所不同的,有超前的有中庸的有落后的、有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有中式西式的,这样一来,“区分一部影片是属于绝大多数人还是属于绝少部分人”就成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好莱坞是个典范)。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某些“追求老少皆宜”相当弱智的所谓“主旋律电影(《给您道喜了》之类)”才从不“区分一部影片是属于绝大多数人还是属于绝少部分人”。
王家卫的电影(包括《花样年华》〉只能属于一部分人。鲁迅说过“万众一心原本就是书上的冠冕话”一千人尚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电影院里没有一个观众打瞌睡骂娘的,很难令人相信.假使真的“给王家卫的掌声明显高过给演员的”,那也有可能是这样的情况:中国人向来喜欢表示在某些方面和老外保持一致以示文明,(多年前《阿飞正传》在香港赔了本,1997年《春光乍泄》嘎纳获奖,港城为之轰动。这回《花样年华》又在嘎纳得了奖,该咱们折腾了)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记得前些年音乐厅里让老外大感诧异的“热烈掌声”?
对拙文多持反对意见的网友,其实并不能代表大众心声,只能是代表某种阶级的立场罢了。虽然与大家素未谋面,但也能够大致推想出诸位社会地位、工资待遇情况以及受教育水平的一致性。
还有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笔者都没有“贬低“还珠迷”们”--这条罪壮很容易引起众怒。
再有“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被打翻在地,并踏上一万只脚。”之类的言辞文革味道重了些。所以在此也无意反戈一击了.
欢迎讨论,感谢支持。
本文提交者发言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来新浪影视论坛发表文章或来信发表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