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是是非非历史剧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2月13日10:11 北京晨报
我看历史剧并不苛求非得要完全符合历史真实,要真那样看起来可能就没这么轻松有趣了。但有一些基本的环节却不该马虎。比如《铁齿铜牙纪晓岚》在9日、10日播放的剧集中,下面的对白字幕连续出现错别字,比如纪晓岚对和?说:“随时候叫”,本来应是“随时候教”;再比如纪晓岚对小月说:“和(王申)是一品大元”,本来该是“一品大员”。只随便一看便发现了这几处错误,实际上错的可能还多。我觉得这与戏说不戏说无关,而是校对不严的问题。——石方
内地产的历史剧比较尊重历史,虽然不一定是历史本来面目,但至少不会瞎编乱造。比如《雍正王朝》,写出了中国古代统治者的追求和局限。让我们觉得可信。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是观众喜爱内地历史剧的原因之一。“哇噻”之类的港台腔在历史剧中,就让人不舒服。——周建阳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80年代初香港冯宝宝演得那部《武则天》,剧情很夸张,甚至把唐太宗李世民弄成一个绝顶剑手,但演员居然就能把一个荒谬的剧情演得情真意切,跌宕起伏。这是港台明星高于内地演员的地方。《鹿鼎记》中韦小宝撒谎有个窍门,“事情是假的,但诸般细节务求真实,所以不容易被揭穿。”这句话对“戏说剧”倒很有用。——孙建国
有一个方法可以让历史剧不陷入史实争议。只须借用港台剧在片尾注明“本片部分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再附一段画外音,介绍相关事件的历史真实情况,便既有内地特色,又可多方讨巧了。——李如意
武侠剧最善于虚构和夸张,可关上电视没一个对着天棚发呆寻思着剧情的真实性。想考证这类事实的真相的人无疑是个傻冒。郭沫若的《屈原》也少不了一段朦胧的爱情故事,为此还特意虚设了一个美女婵娟的形象,但郭老没有为了让戏好看就把屈原的死改成为情而逝。虚构和夸张也要尊重历史的真相和观众对人物的感情。——陈明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