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晶晶:在戏与人生中折返(组图)(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6日11:41  新浪娱乐
张晶晶:在戏与人生中折返(组图)(3)

张晶晶(剧照)

张晶晶:在戏与人生中折返(组图)(3)

戴着面具跳舞欣然(剧照)

张晶晶:在戏与人生中折返(组图)(3)

德龄公主(剧照)

张晶晶:在戏与人生中折返(组图)(3)

走西口翠翠(剧照)

  张晶晶:在平淡中寻找希望,活出真我

  对于自己的表演能受到多少好评,张晶晶说“无法预期”。但对于成功的评价,她却有着自己的标准。曾经有一位前辈告诉张晶晶这样一句话:有的人无法承受荣誉,因为她没有那种能力,有的人虽然年龄很小,却已经可以预见她的成功。张晶晶说她很赞同老先生的观点,并且把它当成了自己面对生活和演艺的态度“生活和演艺一样,都要有原则,这样即便平淡也能寻找到希望,活出真我。”

  张晶晶的爱好很多,喜欢唱歌、旅游、听音乐,尤其喜欢运动,“羽毛球、高尔夫球和滑雪都是我最喜欢的运动,只要有空闲,我就会约上朋友们去。”除此之外,张晶晶还喜欢喝茶。她笑着说,自己是铁观音和普洱茶等茶的“杀手”。

  不仅如此,张晶晶更爱美食。采访中她开心地说,自己最大的兴趣就是享尽人间美食。“无论到哪个城市,我的第一目标肯定是搜索当地的美食。如果一个城市没有独特的美食,那么这个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就会逊色很多。这是区别地域文化最简单直接的标志,美食的演迁和升华承载着当地文化和习俗。缺少了独特美味的城市也缺少了活力。”

  张晶晶说自己是个注重品质的食客,“一定要吃得物有所值。”她曾开车和妈妈一起吃遍了各地驻北京办事处的美食。“吃的好吃的周到,身体就会健康。享受美食应该是生活中最大的乐趣。要保持体形就多锻炼,这才是良性循环。”张晶晶笑着说。

  如此一个饕餮小女子,自然喜欢做饭。张晶晶说自己最喜欢做肉菜和甜点。“在国外居住的亲戚朋友经常会给我捎回很多各地的小吃和正宗的各种口味的奶酪,所以,我对做甜点颇有心得,而且经常会加上自己的创新。”比如,张晶晶说自己喜欢在榴莲、或冰激凌里加奶酪,滴入一点轩尼诗或山果做的酒,再包上小山核桃仁,放进冰箱里冰镇后,就是一道美味营养的“水果派”。

  其实,张晶晶的聪明并不只体现在品美食和做美食这个方面,她的聪明是毋庸置疑的。小学时,张晶晶就是出名的“鬼机灵”,“我从小就喜欢耍小聪明,那时候做作业老师经常要求抄书几遍,我就用三支笔同时攥在手里在三张纸上写。”当然,像这样的“小聪明”最终是会被老师发现的。老师当时没有批评她,而是在她的成绩册上写下了“你是个有灵性的孩子,要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样的评价。直到今天,张晶晶还清楚地记得那个要求——做人要诚实、踏实,不要试图走捷径,坚决不耍小聪明!

  正因为此,张晶晶在演戏的过程中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努力,不要耍小聪明。”2004年拍《德龄公主》的时候,除了拍戏,张晶晶每天要到医院看妈妈,给妈妈送饭送东西,所以那个阶段几乎每天只睡一个小时甚至更少。然而,就在连续剧《德龄公主》里,张晶晶的台词4大本汉语还有3本都是外语(有日语、英语、法语和西班牙四种语言)。为了把台词背熟,张晶晶住的房间的墙上贴满了大大小小纸条,上厕所、上妆、卸妆任何一个空闲时间都被她利用起来背台词。用她的话说,每一次睡觉都不能叫睡觉,而是直接“昏”过去了。

  张晶晶是个演员,但她却有个很有意思的经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张晶晶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生。对此,张晶晶觉得并不值得炫耀,“上清华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从小学就听大人们说,谁家的孩子上了清华,当时就特别羡慕”,然而,等到张晶晶真的到清华去读书时,就发现其实并不容易。“在电影学院上学时候,老师讲课从来不用黑板,在这里上课不仅用黑板还要用投影仪,第一节课下课老师就说要用PPT(PowerPoint)交作业,我之前从来没用过,只好厚着脸皮问老师什么是PPT,要怎样做。老师当时的表情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完全被我吓傻了。”

  对于从表演到新闻的“跨行”,张晶晶觉得没什么不妥,“其实在电视剧和电影中的表演和新闻是有共通点的,那就是所谓的传播学的概念,只是前者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实现,而后者则通过新闻记者的报道。事实上,电影电视只是是传播的一种途径,表演只是呈现的方式不同罢了。”除此之外,张晶晶觉得电视剧和电影表演更有其传播特点,更需要深入研究和比对新闻媒体的实时传播效应,“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往往是在拍摄后的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上映,这就要求演员要让台词和表演到那时候仍然不过时,所以演员就要有传播的前瞻性。”

  通过新闻学的学习,张晶晶不仅在表演上有了提高,更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新的机会——她曾经进入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默多克新闻集团就职。不过最终,张晶晶没有选择留在默多克,问及原因,她说:“公司要把我包装成像吴小莉、陈鲁豫那样优秀的主持人。但是后来我才知道不仅要签10年长约,还要要穿固定品牌的衣服,更过分的是公司要求不能结婚生子,我觉得这不是我的生活,于是我就拒绝了。”

  在采访中张晶晶始终保持着优雅的微笑和坐姿,与她的交谈更像是对人生的一种探讨,或许这与她的经历有关吧——从张晶晶嘴里说出来的话总带着几分人生哲理。当问及到她有没有自己总结出什么生活真谛的时候,张晶晶立刻给出了肯定的答复,然后她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心灵健康是让一个人幸福生活和健康长寿的根本,不管成功与否,至少我们要保证我们的心灵不受污染,保持平和的心态,然后再谈如何寻找希望。”

  张晶晶:我所失去的任何人也无法挽回

  我问,“目前为止,你在表演上有什么遗憾吗?”张金晶回答说:“回过头来看,其实有很多遗憾,但不管怎样,在把握角色上应该说我真的尽力去做了,唯一遗憾的是我不能再像17岁的小女孩那么漂亮了,尽管如此,但我仍旧比较庆幸,因为我所失去的大部分是任何人也无法挽回的。

  张晶晶说自己的演艺事业是从1996年去日本拍摄《杨贵妃》开始的。对于当时的经历,她自己的评价是“天降奇运”,而张晶晶通过这部戏并不止得到了日本电影“新秀奖”的称号,更得到了整个演艺事业的一个开门红,尽管当时她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对于她有多重要,但从现在来看,这个开始对于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小姑娘来说的确意义非凡。

  去日本拍完《杨贵妃》回到通化的家里,张晶晶才知道自己错过了吉林艺术学校的招生时间,然而她并不觉得遗憾。1997年3月,张晶晶和家里商量好决定去北京学习表演。于是,她独自一人来到北京,参加北京电影学院的考试。回忆当时,张晶晶记忆犹新,“当时天还有点凉,我半夜下的火车,人生地不熟又不舍得打车也不知道怎么坐车,索性一个人拖着大行李箱走着去电影学院,等到了我一看表竟然走了5个多小时,第二天上午才找到住的地方。”

  其实,张晶晶觉得对于自己来说这根本不算是困难,“要说最难的还是考电影学院的时候,现在每次电影学院招考各个媒体不是都会铺天盖地地报道么,10年前虽然不像现在这么疯狂,不过难度基本是一样的。”其实除了之前演过《杨贵妃》,张晶晶对于表演没有任何理论基础,直到考试当天她才知道考试的内容都包含什么,“上午考完试我问老师下午要考什么,老师告诉我下午考形体,我赶紧跑去跟考过的同学借了一条形体裤然后去最近的商店买了一件Esprit的T恤衫,225块钱啊,当时真是心疼死我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张晶晶顺利通过了专业课的考试,当老师通知她回家准备文化课的时候,张晶晶说自己还“紧张了一下”,她低声问老师大概需要多少分才能被录取,老师说了个分数,“我一下就踏实了,我就觉得闭着眼睛都能通过考试啦!”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