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谁说我不在乎》在北京开始放映,我特地邀请一位朋友又带着20岁的外甥女同去观看,在电影院大厅里一坐定,四周瞄一眼到处是人,很好!票房显然错不了了。电影从一开始放,满堂全是爆笑,坐在身边的朋友和我外甥女更是好几次笑得都摔一边去了,仔细倾听,周围欢天喜地的全是年轻男女。成功!黄建新此次犯坏完全得逞,他又把观众“全都给装进自己的电影里去了”。当新一拨儿导演,正借助他们那一点点人生感觉,完全沉浸于炮制和翻版《妈妈再爱我一次》;当老一拨儿导演在深沉地陷入《我的父亲母亲》的催泪回忆 之时,黄建新这所谓“第五代”中的异数,却在有滋有味地“老夫聊发少年狂”,不炒也不作地“卡通”和“后现代”着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人生怪现状:通过一张结婚证的遗失,演绎了现今家庭婚姻和夫妻感情的脆弱和单薄。为了强化已经营造得非常成功的艺术氛围,他的电影语言现在也丰富得有些离谱:动画、卡通、夸张、反讽,一锅全端上来了!可恰恰就在这“离谱”的背后,观众司空见惯的人生荒诞感,也才会如此集中地呈现在眼前。一直到走出电影院之后,好多观众还会在忍俊不禁中回头琢磨:咱们的日子怎么会是这样?我以前怎么就没发现是这样呢?
然而这种自由“离谱”,并不等于黄建新现在也开始进入“贺岁”+“小品”+“忆苦”+“催泪”的电影模式了。就在《谁》引起观众一片爆笑的模糊荒诞和黑色幽默背后,那一张丢失的结婚证,就是本片最基本的发展线索,同时也是最结实的艺术根据,而黄建新的导演意图也经由电影中天真烂漫的顾小文,完全鲜活生动地传导给了所有观众。整个影片的前面一大半多,就因为有了顾小文“童眼无忌”的视点,她父母的婚姻和感情,才会显得那么荒唐好笑,才显得那么不堪一击,才显得那么不值一逗。当小文见母亲就像寻找一副手铐脚镣一样,满屋子疯狂寻找那张老结婚证时,当小文完全窥破父亲鬼鬼祟祟有贼心没贼胆地追求年轻女同事的行藏时,她那周星驰式的“无厘头”才会来得那般舒展和松弛,而那一对表面那么般配的爸爸和妈妈,才会在孩子面前变得如此傻冒儿和可怜。当观众被这一对灰色夫妻的种种感情窘困和尴尬逗得前仰后合之时,《谁》的艺术张力也达到了极致。
然而影片的结尾实在令人遗憾。正当黄建新将幽默写意在银幕上发挥得酣畅淋漓之时,不知何故,小文的视角突然就变成了一个老婆婆的视角,于是从她大声疾呼“谁说我不在乎”伊始,电影院里再也听不到刚才的一片欢笑,而小文自己也变成了一个锁定父母不离婚的最大人质,于是所有以前的影视“老谱”又被袭用:从《渴望》就开始的丢孩子老套又来了,于是已经精神离婚的父母突然立即抛弃前嫌又被迫“牵手”了,于是好好一部黑色幽默的荒诞片,陡然就转入了“大团圆”式的正剧结尾——一对感情早被抽干榨尽的“我的父亲母亲”,就那么可怜兮兮地站在街头,巴望着已经沦为“打工妹”的女儿,再爱他们一次。唉!可惜可惜,黄建新终于还是没有将黑色幽默贯彻到底!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