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本版有消息说,“9.11”美国遭恐怖主义袭击后,好莱坞的多部表现暴力的影片被延期放映,据说是因为“9.11”事件中的许多做法,在不少好莱坞的片子中,或多或少地能看到一些影子。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但是好莱坞暴力片对于犯罪的“启示”,却不能不令人警惕。
商业电影繁荣以后,电影的娱乐功能被大大强调,以教育为目的电影,经常被人冠上 “难看”、“沉闷”、“做作”的词语。然而,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是什么样式的电影,都不该诲淫诲盗、颠倒黑白、掉换善恶观念,更不该诱导和教唆人犯罪,现在有一部分电影特别是好莱坞的一些片子,正是有着这样的不良倾向,目前正在公映的好莱坞大片《剑鱼行动》,就是这种电影的典型。
这种电影唆使犯罪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首先在技术层面上。在这种电影中,为了强化现场感和刺激性,会把犯罪的过程拍摄得非常详细和直接,为了突出自己电影的与众不同,还想方设法地“拓展”犯罪的思路和手段。在《剑鱼行动》中,抢劫银行的手段极其残忍,而最后罪犯逃脱的手段(动用直升机脱逃)又极大胆。联想到其他一些犯罪电影,如果真的有别有用心的人看着这些电影,为他们同时也“打开”了犯罪思路。而一些仿效能力强的孩子也可以跟着电影一步步去“试验”,这种后果是可怕的。很多电影就充当了这种可耻的“教科书”功能。
比起技术层面,观念上的颠倒是更可怕的。在《剑鱼行动》中,最主要的反面角色却是智慧、实力的化身,他几乎像“神”一样是不可战胜的,警察被耍得团团转而无能为力。那场街头枪战运用特效把他描写得非常“酷”和“帅”。而所谓的正面男主角是个电脑黑客,也是个协助抢银行的罪犯,他的“英雄”气概和高超的电脑技术也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显然,编导对他们是欣赏的,而最后的结局竟然是坏人得逞,约翰.屈伏塔饰演的恐怖分子像空气一样消失了,而黑客也和自己女儿团圆在一起。显然,这样的结局——塑造一个英雄式的坏人,体现了主创人员的暴力美学的观念。一些是非观念薄弱的观众可能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种可怕观念的灌输,特别是孩子。太多这样的电影,无疑为社会的不稳定埋下了可怕的定时炸弹。
出现这种不健康的电影潮流,不能不说主要是商业因素利导的结果。善恶颠倒的观念看起来很能吸引人,又能满足人的感官刺激,于是这种电影就在好莱坞盛行起来。《天生杀人狂》因为诱导了太多暴力事件而被禁映,《剑鱼行动》在一些国家也已经遭受了同样的命运,这大概是美国人和其它一些人们“痛定思痛”的反应。为了商业利益而不惜将整个社会置于火山口上,这是每个有良心的人都不愿意看到,更不愿意做的。
越来越多的犯罪事件、校园暴力事件告诉我们,还电影以良心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本报记者周铭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