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的马勒
-残忍的文格洛夫
-向普拉松致敬
-谭盾的“新体验”和“新音乐”
-20张“张信哲”换1张阿什肯纳吉
第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即将落幕,虽然尚有几套节目还未上演,但高潮已在10月30日的文格洛夫和11月3日、4日的法国图卢兹国家首府乐团的精湛表演时相继来临,我终于可以喘口气,对流逝如此之快的每一个美妙时刻做一番细细的回味,我不得不说,曾经经历的二十天,将是我一生中最难忘记的二十天。每天的“赶场”,不仅不觉得疲倦,相反倒是整日满怀期待。这真是爱乐者的节日,当然也是我的节日。
10月15日的开幕式我没有去,原因有多个,一是那晚我答应几位外地来京的朋友一起去看韩国金敏基先生导演的音乐剧《地铁一号线》;二是人民大会堂的演出效果我实在很恐惧,须知,特米尔卡诺夫与俄罗斯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是我本届音乐节的第一个期待,我将格外珍惜它。
10月16日,中山音乐堂。今天晚上我知道什么叫“百年名团”,什么叫“××之声”,“圣彼得堡爱乐”是也。上半场的拉赫马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由于彼得.多诺霍的钢琴弹得太平庸,手底下的零碎还不少,所以指挥和乐团仅用了六七分力气,却也让我在中场休息时大喊“超级音色”了。下半场的第二交响曲我确信是我平生仅见,我甚至认为在北京就从来没来过比圣彼得堡爱乐更好的乐团,特米尔卡诺夫的动作温柔、优雅、细腻,音乐在他双手魔术般的抚弄中流出。到第四乐章结尾时,他的手臂开始大开大阖,具有雕塑神像一般庄严崇高。余隆大概会嫌我话说得过分了,因为他说特爷整个摸了一晚上耗子。
10月17日,保利剧院。音乐节期间最豪华的制作————波兰版《纳布科》今晚登场,指挥、主演、乐队、合唱队无不一流。布景看来花钱不多,但却很铺张,有气势,有视觉冲击力。戏本身很有可听性,故事也容易懂。影响观众情绪的是总共两个小时的演出中间要休息两个“30分钟”,演职员再拖拖拉拉又成了两个“40分钟”。达官贵人们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吃喝寒暄,大多数观众百无聊赖,无事可干。等到剧终谢幕之后,已快深夜11点半,所有观众疲态尽显。所以有某音乐人称,歌剧演出越来越不适应当前时代需要,在家里听唱片更易于理解音乐和表演。
10月19日,昨天是B角演,抓紧休息一天,沈阳和上海都来了朋友,是专奔《纳布科》来的,我只好陪他们又看了一场。今天我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在演员的表演与唱功上,不得不说饰演纳布科的演员声音太老了,还有那位男高音,声音条件很好,却不适合唱威尔第。演姐姐的库多雷显然比妹妹更具表演才华,但也仅局限于对《阿依达》中公主的简单模仿。其实这次“全包装”制作最可称道之处还是在于合唱队和乐队。指挥卡斯普契克很有修养,动作内敛准确,序曲和那段著名的合唱可以和唱片中的名版媲美。影响“全包装”概念的是来自吴桥杂技团的数位马夫,他们既不像亚述的武士,带来的马也一副小家子气,在台上惊恐得不断流口水。
10月20日,保利剧院。许多人都在期待这一天,伟大的作曲家潘德雷茨基将指挥他的同胞———波兰华沙国家大剧院乐团及合唱团演奏马勒的第二交响曲《复活》。作为纪念演出的效果是肯定达到了,曲终谢幕的时间长达8分钟,当然每一位观众都知道在“复活”之后是不可能有“返场曲”的。喝彩为谁?毫无疑问是马勒,至少我这样认为。潘大师只能是作曲大师,指挥不灵。虚张声势,哗众取宠,手势繁琐并欠准确,用力过猛,一不小心还把裤子背带挣断了,后两个乐章一只手一直在处理它们。歌剧乐队一旦从乐池升到台上,似乎声音便得不到控制,在大轰大响中,马勒的细节丢了不少。一位哥们儿说了一句“名言”:“这是外省的马勒。”
10月21日,保利剧院。尽管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因为恐惧飞行,不能履约前来,但今晚的演出注定成为一个事件,“到场”的人自豪感应当油然而生。对“世界首演”的格拉斯新作品我是有充分思想准备的。我相信它会“好听”。乐曲一开始我就笑了,和他从前的作品没有什么两样,突破的东西一点没有。中国爱乐乐团显然是下了大力气排练这部作品,很从容,很精彩,只是苦了大提琴家朱利安.劳埃德—韦伯,大多数时候他都一副吃苦耐劳的架势与乐队一起进行细碎繁复的弓法练习。乐队当然也轻松不了,没完没了的反复使乐手们的眼睛死死盯住谱子,一旦串行可要麻烦。我觉得余隆了不起,在没有任何参照的情况下,他将这部新作品演得很“格拉斯味儿”。就是有一个问题,三乐章高潮处来势过于凶猛,好像天崩地裂。格拉斯的音乐中从来没有这样的声音。
10月23日,保利剧院。阿什肯纳吉和捷克爱乐乐团也许是本次音乐节最受瞩目的焦点,票房已无票可卖,更有人欲拿20张“张信哲演唱会”的票来换一张阿什肯纳吉。我的期待可能与众不同,我并不以为他的钢琴怎样,倒是捷克乐团演奏的德彪西和拉威尔很吊我的胃口。结果当晚最精彩的偏偏是他自弹自指的莫扎特,他柔软的双手似在抚摸琴键,晶莹温婉的琴音令人陶醉销魂。《大海》的线条有些刚硬,色彩变换不够畅美,句法当中也许有很强的音乐性,但绝不是德彪西的;拉威尔的《圆舞曲》既棱角分明,层层递进的关系又很模糊,矮个子阿什肯纳吉控制乐队的能力值得怀疑,偏偏其作秀的样子不太讨人喜欢。加演的弗莱的《帕凡舞曲》掌声应该由弦乐队享有。
10月24日,本来今天是我最盼望的一天,听捷克爱乐的《我的祖国》该是多么过瘾。但是由于阿什肯纳吉的手势不够明确,《维谢格拉德》开始乐队就显得不齐,《沃尔塔瓦河》直到演了一半乐队才兴奋起来,《萨尔卡》可以用“十分精彩”来形容,两个主题向两个方向行进有一种特殊的效果。我只好以为这个乐团是一个“慢热”的乐团,状态应该越来越好。遗憾的是,中场休息使一切又得从头再来。《来自波希米亚的森林与田野》主题本来就不明确,阿什的指挥有点吃力了。《塔波尔》简单重复的主题叫人不耐烦,《布拉尼克山》也无出彩的段落。一部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作品就这样结束了。
10月26日,保利剧院。最受传媒关注的谭盾“新体验”终于亮相。尽管谭盾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指挥就像在演戏,但表现最出色的还是打击乐手大卫.科辛。大提琴家玛雅.贝瑟火辣性感,满身摇滚元素,直落得个满身眼睛。我们的两位“玩水”姑娘也很棒,说明这东西浅学易懂。我得说这是一场非常成功的“新音乐”音乐会,我们理应为作曲家、指挥家、独奏家和乐团喝彩。可为何演出后观众的掌声如此有节制呢?我想第一他们不知道该让谭盾加演什么;第二,最重要的,在不明是非的情况下,还是少露怯为好。唉,我们的观众还是缺少真性情啊。
10月27日,保利剧院。水蓝的马勒第九已经达到中国指挥家无法企及的高度,他准确的手势和纵情的身体摆动感染了乐手和观众。新加坡交响乐团令人刮目相看之处不在于它的声音有多好,水平有多高,而是乐手们的敬业精神和对音乐的全神贯注。当然,马勒的演奏还是有点过分,特别是铜管,与中国乐团类似,几乎不讲究音色,能不“冒泡”地吹下来就不错了。我提心吊胆地怕铜管出事,其心情就像看中国男足比赛,不知他们还能挺多久才不被破门。结果第二乐章快完时小号“冒”了,第三乐章圆号开始“抢镜”,不论号手们态度如何,那种声音一旦出现就是大煞风景。有人很迷SSO的弦乐,只可惜我还是认为他们在最后乐章的“柔板”中弓子向下压得太狠,缠绵滥情得完全没了马勒的宽广与大气。
10月30日,保利剧院。小提琴“神童”文格洛夫来了,他和“以色列名家合奏团”演奏了许多专为这个组合谱写或改编的“奇异”作品。演出前经“高人”指点,临时将理查.施特劳斯的奏鸣曲改为勃拉姆斯第三,显然是向两天前演奏该曲的林昭亮叫板。这样做未免太残忍,因为与文格洛夫的演奏相比,林的演奏根本不值一提,差距太大了。文格洛夫就像为小提琴而生,技巧和音乐性浑然一体。他所达到的是一个别人再无法抵达的境界。这么年轻,以后的路该怎样走。
11月2日,保利剧院。因为有日本钢琴家三轮郁和德国指挥家维瑟的参与,这场中国爱乐乐团音乐季的演出也被列入了音乐节计划。今晚维瑟的亮点只在第一个曲目布拉切尔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上。当听到作品对每件乐器进行考验的时候,我突然生出“听中国爱乐也是一种享受”的念头,只是这个念头在接下来的拉赫马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奏过三分之一时便消失了。三轮郁的技巧毫无过人之处,琴声单薄暗淡,而且她也不知激情为何物。维瑟为了追求细节,一味拖沓,把个作品抻长了至少五六分钟。勃拉姆斯第二最让人不能忍受的是圆号,它起到的简直是破坏的作用,须知圆号在勃拉姆斯音乐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11月3日、4日,对于我及众多好友来讲,听完普拉松和法国图卢兹国家首府交响乐团的两场演奏之后,本届音乐节已经结束了。我们的手掌、手臂已经为他们鼓掌鼓得酸麻,嗓子也快喊哑。“图卢兹”、“普拉松”,让我们记住这两个名字,记住他们的《幻想交响曲》,记住他们的《鹅妈妈》和《达夫尼斯与赫罗娅》。这是法国音乐的极致,是享乐主义的销魂。现场演出竟如录音室唱片般精确,奇妙的音响来自上帝的造化。再一次向你们致敬———普拉松,图卢兹。
11月5日。一年前通过唱片了解了“斯温格尔合唱组”,当时只对他们奇妙的声音组合感兴趣。显然音乐节的策划人员当中有这方面的发烧友,“斯温格尔”莅临音乐节是最让我吃惊的事情。11月5日的音乐厅,四男四女,样子都还年轻,女子传统,男人新潮。变来变去的队形,音乐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每首乐曲的结束都赢来“爆棚”的喝彩和阵阵尖叫。在他们的歌声中,古典和流行,传统与现代完全没有了界限。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德彪西、埃灵顿和披头士听来都是一种感觉,人的声音竟是如此魔幻神奇。但愿我们每一个凡人都能拥有这种上帝赋予的能力,果能如此,生活该是多么美好。刘雪枫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