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墨镜窦婉茹专栏
大卫-林奇的黑色电影《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ive)近日接连获得了纽约影评人协会的“最佳影片”和洛杉矶影评人协会的“最佳导演”两个大奖,这让我由衷地高兴。这样“偏门”的影片大获成功,多少证明了“都市报文体部的眼光永远是正确的”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这当然是讲笑,但是本报的确早在12月1日的“声色周刊”《奥斯卡猜想》专题里,以及以后的娱乐评介版中,大力介绍并推荐过该片,且本报特约撰稿周黎明对该片的评论极其精到,堪称经典,没看过的人倒可惜了。
《穆赫兰道》讲的是一个弗洛伊德式多层梦境的故事,一个关于爱情、秘密和好莱坞之梦的故事,一个有关现代人焦虑郁闷的精神症侯的故事。影片叙事手法新颖(也不算太新),用了时下颇受精英影迷们青睐的平行叙事手法,情节乍一看颠三倒四,但最终折射出“万花筒”般的迷离而深邃的光彩。《穆赫兰道》让人想起很多东西,比如《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比如《记忆迷局》(Memento)……,但是,它最先让我想起的,是《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以及《日落大道》的编导比利-怀特(Billy Wilder)。
和“日落大道”一样,“穆赫兰道”也是一条位于好莱坞的历史悠久的大道,不同的是,“日落大道”以富庶闻名,是好莱坞明星及富豪的高级住宅区,高级到拥有独立警力的地步;而“穆赫兰道”则源自荒地,穿越豪华的富人区,一直延伸到太平洋边、加州最著名的马里布海滩。这样特殊的地理、经济、文化氛围使这些街道本身就充满了戏剧张力,难怪导演大卫-林奇早在拍ABC剧集《双峰镇》时就惊呼:“‘穆赫兰道’!这好像是个不错的电影名!”
和《日落大道》一样,《穆赫兰道》讲的也是一个女演员的好莱坞之梦的故事,只不过《日落大道》里讲的是一个过气巨星,《穆赫兰道》里讲的是梦想成为巨星的小白丁。结局倒是一样———迷惘。
和《日落大道》的编导比利-怀特相同的是,大卫-林奇不仅是《穆赫兰道》的导演,还是该片的编剧。这更加加深了我对Screenwriter—director(编剧导演)的类型崇拜,比如王家卫。我有一个偏见,认为亲手写剧本的人,才更能传达出影片的个人理念,才更能贯彻“剧本是一剧之本”的宗旨。
比如比利-怀特,写了60年的剧本,从轻喜剧《大调和小调》(The Major and the Minor)到《七年之痒》(The Seven Year Itch)到《龙凤配》(Sabrina)到《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注:不以时间为序),以多种类型的统一风格造就了“the sophistication of Wilder's films(比利-怀特之独有复杂风格)”的神话,将愤世嫉俗、将宽厚温情贯彻了始终。比利-怀特有句名言,“I don't make cinema,I make movies.”这句话含义微妙,意思是说我始终以剧本为本,坚持自我,并不是技术、艺术和观众的奴隶。
这句话如今没几个人敢说了。比利-怀特在1995年的一次访谈中曾感叹:“They write difˉferent pictures.The studio are now just copying their more successful picture.If you bring them a story that is totally original,they say,‘That is very interesting,but I've never seen it before.’(But)that's exactly why I would want to make it.”比利-怀特的意思是说现在的制片厂出于赚快钱、收回巨额投资的考虑,只想制作出老少皆宜的所谓“大片”,只会抄袭以前的成功桥段,对剧本的创新不仅不支持,反而充满畏惧。这话说得有道理,因为只要回头看看今夏的《珍珠港》就知道这里面的倾向了。但现如今我又看到《穆赫兰道》这样低成本、高创意影片大获成功,于是又对好莱坞又有了更多信心和希望,庆幸95岁的比利-怀总算还后继有人。窦婉茹
短信圣诞站送大奖:数码相机、CD/VCD…好机会别错过!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