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冯小刚以前几部贺岁电影明显不同的是,《大腕》针对的是国际市场,所以它的幽默不再是纯粹京味儿的,所以它有可能逗笑更广泛的人群,包括南方的观众,甚至外国的观众,但是,北京人会心的笑声可能没有那么密集了。
冯小刚对时代的荒诞有特别的敏感,《大腕》讽刺的是无孔不入的广告现象,这样的主题可谓切中时弊,本来大家已经习惯了传媒时代里的种种荒诞,比如如何炒作能使一个普 通女孩一夜成名,比如网络泡沫里一本正经的闹剧,比如广告商如何挖空心思推销自己的商标,比如各种痴人说梦式的发财梦,大家对此已经麻木,视为商业社会里合理而正常的表演,冯小刚发现了其中的荒唐,并把这荒唐作为喜剧因素,但因为他的出发点仅仅是逗大家发笑,所以《大腕》的讽刺就显得有些表面,浅了一点弱了一点,《大腕》想玩一把黑色幽默,可惜“黑”得还不够,对这个物质时代的疯狂给了一拳,但不够辣也不够狠,他最终还是原谅了这些荒诞。当然,批判永远不是冯小刚的目的,这部影片更像一个放大拉长了的相声或小品。
把大家逗笑才是冯小刚的目的同时也是冯小刚的强项,《大腕》让你不能不笑,但可能笑得不如看《甲方乙方》时那么酣畅淋漓。影片进入喜剧情境时慢了一点,直到英达出现,才渐入佳境。英达在这部影片里的表现就好比《没完没了》里的付彪一样抢了葛优的风头,当然葛优是个有水准的演员,这部片子里的硬朗扮相使他显得年轻了许多,但他的行为方式包括谈恋爱的路数仍然保持着原来的惯性,还是那个善于自嘲的北京人。葛优不会让你失望,但也很难带来意外的惊喜。倒是英达有超出想象的发挥,“路易王”是这个时代某一类“时代弄潮儿”的生动写照,他们神通广大,深谙传媒时代的游戏规则,看似很有文化其实毫无文化责任感,把脸皮“一脱到底”,就能在传媒游戏中如鱼得水,只是他们通常不会像影片中那样有“发疯”的结局,而是活得比谁都好。
至于被大炒特炒的关之琳和唐纳德.萨瑟兰,他们的表现无可指摘,也谈不上为影片增色多少,尤其是关之琳的角色,近似“花瓶”,虽然戏份不少,但戏核不在她身上,我们就欣赏她的优雅举止和大眼睛好了。还有片中出现的化妆师吉米、美食节目主持人刘仪伟以及那位叫不上名字但家喻户晓的“步步高”广告明星,都鲜活生动,显示了冯小刚对当下生活特有的敏感。阿元
新浪闪烁短信,闪亮登场,传情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