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腕》的公映,这个冬天的最后一次笑声不知能不能伴随我们跨过新年。是的,过年除了要做年度盘点要评选十佳要大家一起涮涮火锅之外,还有一件事绝对逃不掉,那就是大家要一起看贺岁片。即使不看,也要谈论也要面对,因为媒体在炒啊,你躲也躲不掉。过年过节时的贺岁片,就像农村集镇上满街都是的拜年用的保健品大礼盒和烟酒坛坛罐罐。今年过年不送礼——这是不可能的;送礼就送贺岁片——这也是不可能的。问题是这些“礼品”难免有搭便车售假货之嫌,鱼龙混杂,这就是贺岁片的问题所在。
贺岁片的两个大腕以及喽?们
如果稍有记忆,贺岁片还是有着甜蜜和辉煌的,其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成龙先生的贺岁电影了。成龙的大鼻子成龙的身手成龙那种打打杀杀抖出来的笑料,曾经是票房的蜜糖。几乎每年成龙都要奉献一部贺岁片,虽说从《玻璃樽》开始已有颓势,虽说成龙的笑料比起我们从饭桌上听到的段子已经无法开怀一笑了。而且随着成龙在好莱坞的发展,他的功夫也已经变得不中不洋了。当然我们也知道,贺岁片这一概念本身也就是由境外引进的,美国就有暑期档有圣诞档等。本来贺岁片这一概念就完全是顺着市场的需求而产生的。正如暑期档就是盯着学生口袋里的钱,其实我们的放映体制也考虑这一市场,只不过从教育意义这一角度选片更多,或者说炒冷饭的比较多。只不过在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时还得按照艺术规律来做,这样的贺岁片或暑期档才能好看。
而在我们的电影人里,冯小刚无疑是一个贺岁片的大腕,《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三部片子平均票房过千万。虽说在拍甲方乙方时还不太提贺岁片的概念,但是很快地聪明绝顶的冯小刚就祭出了贺岁片的新概念,好像只要扯起如此一面旗帜,贺岁片的战场就会无往而不胜。应该说,冯小刚是了内地国产贺岁片的头彩,所以他的牛皮和骄傲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那些以为搭上贺岁片这趟车的都发大财的电影人,在市场面前却怎么也发不起来2000年一共出来五本贺岁电影,结果惨败而归。据北京的报纸报道,截至2001年1月10日,五部贺岁片在北京市场的总票房为320万元,其中《美丽的家》130万元,《幸福时光》70万元,《考试一家亲》、《大惊小怪》、《防守反击》分别为60万元、40万元和20万元,堪称是“全军覆没”。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很重要的一条,那就是不尊重电影生产的规律,或者说不尊重贺岁片的生产规律。我记得那些编导演们,特别是那几个喜剧演员,曾经非常牛皮哄哄地说过,自己的片子是有市场的,他们以为还是在几年前,搞几本鼓鼓掌的情景喜剧就可以对付观众了,他们太低估观众的欣赏力了。如果说编导演们还有自大狂的话,那么有关审批部门的开绿灯就更不可思议了。我们知道有关部门对电影的审批把关是严之又严慎之又慎的,但不知为什么,对贺岁片却能放水,我想本意大概也是想探索市场规律吧,但市场却给了那些企图在贺岁片上捣浆糊的人以一记响亮的耳光。只不过有些人还没有从耳光中清醒过来。因为那些喽喽们总想分得一杯半羹。
贺岁片的模式及心理背景
大腕名角,笑料幽默以及功夫身手,这大概就是一般贺岁片的套路,中外皆然。当然那些特意把档期安排在岁末年初的不算。至于电视剧,那更是另当别论了。在电影不太有得看的日子里,成龙的电影当然好看罗,但是当大家眼界大开之后,不要说成龙,就是周润发大家也不一定会买帐,关键还是要片子好看。就在国产片一片新的假大空之际,冯小刚出来收拾残局。你今天看《甲方乙方》,那种硬搞笑的桥段比比皆是,但因为是第一次看到,所以也觉得好笑,就当是吃了一盘小品盒菜,特别是葛优的戏,因为他那种天生的冷幽默,跟陈佩斯李琦和潘长江一类的还不一样,就是不算太做作,这是冯小刚成功的最大砝码。当然《甲方乙方》的故事是讽刺大腕富人的,这跟小品中用方言搞笑和讽刺打工者以及闲得发慌的人显然不一样。这是内容上的一点点取胜。《不见不散》、《没完没了》都延续了这种套路,而且冯的成功之处,是媒体的强势炒作,媒体的引导多少左右了观众的情绪。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有的很差劲的片子被说得天花乱坠,有的很差劲的人被说得像个大腕和英雄。还有一个问题,冯的片子在北方市场比较走俏,但在上海广州和杭州等南方市场,却反映平平。
俗就俗嘛———贺岁片的心理背景就是这样产生的。
但问题也往往是这样的,我们允许小品10到15分钟的俗,但是不允许一本电影90分钟以上的俗;我们可以在电视机前“免费”地欣赏俗,但是不太愿意花哪怕五元钱上电影院俗上一回;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温柔地上一次当,但是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上当,所以在冯小刚红了三年之后,贺岁片终于落得了个惨败,这种时候,你想防守都守不住,还怎么反击?所以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我不是说不要贺岁片,不要搞笑不要娱乐,只是说不要粗制滥造不要以次充好更不要愚弄观众。形式是重要的,这就像情景喜剧刚出来时大家还能笑一样,但很快的大家就笑不起来了,我想这不是情景喜剧的错,而是粗制滥造的错。如果你一定要让观众笑,观众只能冲着贺岁片而笑了,这不仅是“大腕的葬礼”,更是贺岁片的葬礼。
贺岁片的春天会不会来,这还是个未知数。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这么大市场,贺岁片应该占其一块蛋糕的。当然不利的因素也都有,大过年的,中国的绝大多数地方天气寒冷,要让人走出温暖的家去看电影,而且这种电影本身的趣味跟电视剧也差不多时,这对贺岁片反而是一个不利的因素,这当然是与暑期档相比,不过你真有好东西,冬天的节假日以及属于年轻人的日子也比较多,这个时候如果有一部类似于《泰坦尼克》的出来,那么我想,它的前景也依然是美好的。虽然没有单位购票发票,但还一定会火上一把的。
短信圣诞站送大奖:数码相机、CD/VCD…好机会别错过!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