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界在国际禁毒日显得特别活跃,这真不知道该说是一件好事,抑或是一种悲哀。众明星纷纷现身说法,热心参加公益活动,这固然可喜可贺;但依据日常的生活经验,人们对某种物事的大力提倡,恰恰说明现实生活中该种物事或者意识的缺乏。媒体、舆论对演艺界人士“洁身自爱”的极力呼吁,正说明现实中这个圈子里不少人不那么洁身自爱,正如我们喋喋不休地呼吁保护环境,是因为环境正日受污染的缘故。
悲剧一再重演,丑闻屡见不鲜,毒品之害猛于虎。但居然有舆论认为,名人吸毒和普通人吸毒不一样,不能混为一谈。就在苏永康等艺人爆出吸毒事件后,同样有不少艺人站出来为其解围。香港艺人王敏德就说,自己在24岁之前经常去酒店里饮酒狂欢,什么毒品都试过。他的理由是:这种事情美国经常发生,许多好莱坞明星与歌手都曾经因为毒品而上法庭;每个人都有自己狂欢解压的方式,不需要把这件事看得太严重。还有所谓圈内人士如此大发怪谈:明星吸毒是为了寻找艺术灵感。
无论说解压抑或是寻找艺术灵感,这样的说法显然站不住脚。所谓解压,那是指放松身心,舒缓紧张,然后以更饱满的精神迎接新的挑战,而吸毒,则是自我麻醉,逃避现实;其次,如果艺术创造只能依靠大麻、摇头丸来完成,那么我们宁愿所谓的艺术,全都断子绝孙。
明星只不过是一种职业,仅此而已。毒品之害,绝不会因为明星身份而稍有减轻,有关的法律条文,也不会因为你的明星身份而网开一面。但明星这一职业自有其特殊性,如果说明星吸毒和普通人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它所造成的影响更为广泛,危害性更大。
“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应该为青少年起到榜样的作用”———这一听起来似乎理所当然的说法,我们也只能把它作为一种理想来追求,因为依据现实中的所闻所见,它往往背道而驰。演艺界在6月26日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忙乎了一阵,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但愿它不至于像一缕轻烟,吹过了,什么也没有留下。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短信世界杯站:新闻、游戏、动感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