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莘莘学子离别校园骊歌四起的季节,在这样的时刻,那些动人的校园歌曲,是不可或缺的离别纪念品。不久前,内地“校园民谣运动”的始作俑者大地唱片公司,推出了一套《校园民谣珍藏版》(1993-2002)CD唱片,将该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行的《校园民谣》系列之1、2、3三张专辑卡带版结集出版。与此同时,昔日“校园民谣运动”的主将高晓松也将其于1996年推出的作品集《青春无悔》再版发行。校园民谣1983年在内地出现,到1994年正式结集推出《校园民谣1》,再到2002年《校园民谣珍藏版》和《青春无悔》这两张
“新”唱片的发行,让人不禁要回顾校园民谣在内地的20年风雨历程。
走向巅峰
童真时期的文化和艺术往往最为动人,正如今日回首20世纪80年代前的大学生引发的“新文化运动”、20世纪70年代台湾的“校园民歌运动”或是“甲壳虫”与西蒙&加芬克尔,人们依然会满怀激奋、津津乐道,仿佛春服即成的少年浴乎阳光咏乎归般地兴高采烈。
1994年,中国大陆的本土流行音乐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谁也没有料到的是,校园民谣竟会这一年异军突起,一张《校园民谣1》合辑红透了半边天,一把木吉他伴着清新、自然、质朴的声音,冲出校园围墙,传唱大江南北。《校园民谣1》的出版,使得校园民谣这种形式的音乐以其优美上口的和声方式和简洁干净的吉他和弦一下子唱遍了大中校园和大街小巷,带动了内地原创音乐走向巅峰。
尘封往事
1983至1993年,是校园民谣坎坷与寂寞的10年。内地的校园民谣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高校里产生,它受到了台湾校园民歌的直接影响。在1982年罗大佑一个人就以《之乎者也》专辑终结了整个台湾校园民歌时代之后,那些校园民歌开始流传到了内地。最初,校园民谣只是学生们课余自娱的一种方式,校园民谣多是描述校园生活的轻松惬意,抒发年轻人的心情,这种方式简单、直接,既易于表达,又易于传唱,所以很快为学生们接受并流行开来。那一时期流传较广、至今仍能让人回忆起来的校园民谣,大概也只有《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
1983年,随着木吉他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在校园里的普及,北京高校里出现了一大批吉他弹唱歌手,他们自编、自弹、自唱,经常出现在各大专院校的舞台上,而大学生们在周末或者晚自习的时候,围坐在校园的青草地上弹唱校园歌曲,也成为当时的校园一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一部叫做《路边的吉他队》的电影,里面弹唱的台湾校园民歌,以及吉他这种简单易学的乐器的出现,对普及台湾校园民歌和提倡吉他弹唱起到了巨大作用。该时期较有影响和实力的校园民谣歌手有清华大学的宋柯、黄之洋等组成的“五人合唱团”及同属清华的胡杨、邱柯等,他们的歌曲《风雨尽头》、《把心儿融进琴声里》等已不仅仅是在校园里广为传唱。
几年之后,北京各高校里出现了较有影响的校园民谣歌手,如酷爱美国乡村歌曲的北京工业大学女生金立,长发披肩、喜欢流浪的清华大学学生高晓松,以摇滚曲风见长的中央团校学生黄金刚,作品唯美、细腻的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生沈庆,此外还有老狼、郁冬、逯学军、杨丹涛、廖岷等等。到1989年7月,随着宋柯、胡杨等一批大学生的毕业,校园民谣的一个小小的辉煌时期宣告结束。
恒久延亘
近几年里最大规模的校园民谣活动,是北京音乐台《校园民谣》节目在1998年12月底为庆祝该节目开播100期所举办的音乐会,算是为“校园民谣运动”作了一次总结与回顾。
在1994至1995年三张《校园民谣》合辑之后,尽管还有《校园歌谣》、《民谣新世纪》等类似《校园民谣》的校园民谣作品合辑推出,但并未给人留下太深印象。1995年,校园民谣的两位主将老狼和郁冬分别推出了个人专辑《恋恋风尘》和《露天电影院》;1996年,高晓松出版了个人作品集《青春无悔》,借机推出了被普遍认为是校园民谣传承者的女歌手叶蓓;之后在1997年,沈庆也推出了个人专辑《这么多年以来》。至此,“校园民谣运动”四位主将老狼、高晓松、沈庆、郁冬均推出了个人作品集,曾轰轰烈烈一时的“校园民谣运动”也就此画上了一个短暂的句号。
2000年,大地唱片又推出了新的校园民谣合辑《2000校园民谣——阶梯教室》,但这张唱片的校园味,已经很难与6年前的校园民谣合辑相提并论。2001年,出身清华大学的“水木年华”组合,推出了专辑《一生有你》,尽管该组合的两位成员卢庚戌和李健并不认为他们的作品是校园民谣,但这张专辑还是被许多有着校园情结的听者,认为是校园民谣的一张延续之作。
在社会观念和文化心理整体提升之后,如今人们已经对校园民谣独具特色的人文气质、深邃醇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我们生活状态的描摹、生存心理的关照有了较为充分的认知;作为具备着优良品质的一种态度、一种气质、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在本质上,校园民谣应该成为一种恒久延亘的存在。王磊
新浪漫情缘,寻找浪漫约会,每日MP3、百元上网卡大赠送!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