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性电影评奖活动不算少,但尚未有一个着重奖励卖座国产片的国家级电影节。由于“重产不重销”的观念作怪,创作人员在参赛时总是遭人歧视,而发行放映人员更是与奖无缘。
发动全国电影观众投票的“百花奖”,其创办初衷是奖励广大群众最喜爱的电影。但近年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些获百花奖的电影,反而上座率不高,有的甚至是尚未在
国内公映、没有接受市场检验的电影。由此可见,在我国现阶段,电影评奖单凭简单的群众投票方式,未必能准确反馈市场信息和传达民意。
如果由国家电影主管部门牵头,创办一个专门奖励国产佳片及其创作、营销人员的国家级电影节,以准确的票房数据作为主要的评奖依据,不卖座的影片,名气再大也不能入围。评奖结果由电影市场专家投票表决产生,也许这更科学、更令人信服,也更能引起电影创作人,发行、放映部门、新闻传媒及广大观众的兴趣。
笔者认为,可将原有的某些全国性电影评奖活动,如百花奖、长春电影节等,改办成卖座国产片电影节。卖座片电影节的评委,应是具有权威性的电影市场专家,像电影发行公司、电影院营销人员或是懂市场的电影艺术家和电影制片机构的策划、宣发人员,还可以是对电影市场有研究的理论界、评论界或新闻界人士。每一届电影节除评选最佳卖座影片外,还可评出最优秀的导演、制片人等,甚至还可奖励100名对开发国产片市场有功的电影营销、研究人员。
卖座国产片电影节应集思想性、艺术性、可看性为一体。票房名次不等于获奖名次,还要考虑艺术创新、制作质量、拍摄难度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叫座不叫好的影片不能获奖。
零售票收入较高的优秀影片有获奖的优先权。一些以团体票收入为主,但群众反映较好的卖座片,如《焦裕禄》、《开国大典》、《鸦片战争》等影片,也可以参赛并获奖。
在每届电影节举办期间,组委会还可举办以“如何开发电影市场”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组委会还可请著名的电影市场专家到会举办专题讲座……(祁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