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导演张艺谋最近“终于怒了”,因为他执导的电影《英雄》,于前不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受辱”。据张艺谋说,有一位记者问:“张艺谋,《英雄》这部片子除了打架、风景和大明星以外你还有什么?”而在他回答问题的时候,“对方竟开始打手机,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12月18日《北京青年报》)。
如果说电影《英雄》的诞生,是当前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事件,那么,上述“插曲”
或可视作一个“亚文化事件”。然而,这个“亚文化事件”却让人怎么也看不出有丝毫的文化意味。倘若张艺谋所述与基本事实没有大的出入,那么他的愤怒是可以成立的。不过,在我看来,与其说张艺谋是愤怒于提问者对《英雄》的诘难,不如说是愤怒于诘难者对基本常识的背弃。
在这个事件当中,被背弃的第一个常识是:尊重建立在相互的基础之上。提问直呼“张艺谋”其名,未必就比在这个名字后面加上“先生”二字,或干脆称之为“张导演”,更能显示提问者的“有身份”。在对方答问之时打手机,这一明显排拒的姿态,尤使人有理由对提问者的动机产生怀疑。一位著名足球教练曾说过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这话有点绝对,但在很多情况下,态度问题的确是决定交流、探讨、辩论、沟通之走向及成败的关键。张艺谋指斥提问者怀有“敌意”、批评“变态”,可以看作是在感觉到不被尊重后,以“其人之道”作出的反弹。
第二个被背弃的常识是: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来解决。争论是文化的常态,更何况电影是“遗憾的艺术”,在客观上也有着争论的空间。但文化领域里的争论,应当以合乎文化自身特点和规律的方式来展开。以“打架”来形容武戏,是否构成对这一题材及其从业者的侮辱,暂且不说;否定式的提问方式以及简单化的提问内容,就很难称得上是对一个文化事件真正感兴趣者所应有的文化态度。事实上,由于采取了这样一种非文化方式,文化本身的问题没有得到开掘和解决,文化争论也因此滑入歧途。放开眼界,人们还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文化性问题被诉诸法律。此类逾越文化范畴的争端解决方式,于文化本身的健康发展均未必是一桩幸事。
与这个事件有关,但又在这个事件之外,还有另一种常识————是非观乃安身立命之本,被更多的人所背弃。比如,有媒体就对这个事件一言以蔽之,曰“口水战”。如此一来,是非泯灭了,爱憎泯灭了,立场泯灭了,争论的双方都变得像里巷间无事生非者一样的滑稽可笑。无是非即无所谓良知、无所谓操守。一段时期以来,一些传媒在无是非的路上愈走愈远,女艺员受虐裸照一登再登,艳星之死一炒再炒。传媒的无是非行状,无益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无异于鄙弃自己在文化批评与反批评进程中的引导之责。
回归常识,在恪守常识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建设,应是文化界的一个当务之急。滕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