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侠客行》开始在北京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因为金庸金大侠的名头,所以像赴朋友宴一样准时恭候。因为有着对武侠剧的期望,所以当陈旧和简陋的画面、场景、道具出现,再加上慢吞吞的节奏,没有一位熟悉的明星,一集下来,你的期望却很可能变成失望,没有了行云流水的飘逸感觉,《侠客行》不像一部现代意识的武侠剧,倒像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草莽英雄片。
《侠客行》开门不抢眼的一个重要原因也许是折在剧本上。作为电视剧本,金庸的小说并非无懈可击,完全忠实原著并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一直以来,相对于服装、道具、武打特技、演员阵容这些明摆着的硬件,剧本改编、对白的设计、画面的剪辑这些看不见的软投资力度明显薄弱,这也正是内地普通武侠电视剧的短处。这部仅40万字的小说被改编成长达40集的电视剧,仅靠长镜头、慢节奏恐怕效果不会很好。而在以武侠剧见长的港产剧中,每集的武打、对白、冲突、悬念的时间都是按照明确的比例规定精心编排的,有时需要违背原著加进些无中生有的人物和情节来促使剧情更加丰满、悬念迭出,在不影响情节的基础上既加快了节奏,又增强了吸引力。
内地拍金庸剧走两条路,大制作和小成本,《侠客行》就是典型的小成本。虽然在金庸的众多小说里它的受关注程度较低,但这位剑走偏锋的导演王新民表示,《侠客行》如今已经收回成本,估计到最后还可以净赚1000万元。目前,仅凭演员阵容、道具服装得出的结论是,这部戏卖的恐怕是金庸的这块金字招牌。事实上,拍金庸剧几乎是一项“零风险”投资,无论质量如何,卖个好价钱,赚足知名度总是没问题的。覃西金力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