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有人为这一大奖做出了预测--这届大奖将是老人与才女的天下。但是,这种预测说了和没说差不多。因为,这种老调早就唱了好几年了,今年只是再一次的重复而已。
就欧美流行乐坛而言,由于有着50年左右的历史跨度,老将的世界当然不能被轻视。颁奖一开幕,保罗-西蒙与加芬克尔就以一曲经典的《寂静之声》把人们带回60年代。这里有太多记忆以及大家对他们再次登台的感动。另外的感动当然是对死者的,超级男孩向Bee G
ees的致敬是美式颁奖礼上惯用的温情一笔。布鲁斯-斯普林斯廷就像当年《生于美国》一样再度成为焦点,《升起》也由反思变成了爱国主义式的标签。在格莱美奖上,你还能看到更老的歌手,比如,托尼-本尼特,B.B.King,让人不得不佩服格莱美的“敬老”传统。
就光彩而言,年轻本身就意味着活力与实力,在流行音乐日益低龄化的今日,年轻艺人意味着唱片市场的现在与未来。才女艺人大多具有共同特点:年轻能引领时尚,具有少有的好嗓子,年纪轻轻但创作能力惊人。去年的粉红、艾丽西亚-凯斯如此,今年的艾薇儿、诺拉-琼斯也是如此。在一个没有音乐新浪潮的平淡年代,她们只需微做努力就能站立潮头。目前,能有好嗓音、好唱功,再加上一点迷人的复古是很容易成功的,这就是诺拉-琼斯成为大赢家的原因。艾薇儿、阿香提的风光是低龄市场日益重要的必然。
但除了老将与才女外,中生代艺人仍然重要,比如,南方小鸡、“无疑”、雪儿-克劳仍是不可缺少的,此外还有阿姆,如果歌坛大奖少了他们,那么,格莱美就太另类了。
平心而论,格莱美越来越像一种分猪肉的平淡饭局。但我们也不必年年用所谓的“保守”、“垂老”之类的缺乏新意的词语对它进行种种声讨和攻击。在对欧美音乐接触条件非常有限的情形下,我们需要的是客观的见解,顺势的引导。作为一项有着严格筛选制度,并有专业人士共同评选产生的奖项,格莱美的举足轻重也许就在于它的面面俱到和四平八稳。偶像与实力、前卫与正统两者兼顾是它保持权威性的重要依据。
人们常说“音乐是无国界的”,然而事实往往证明,由于音乐具有的文化、经济等背景,音乐尤其是流行音乐的地域局限性是如此之强,所以饶舌乐最大的市场总是在美国,华语流行乐最大的影响力总是在华语地区,所以至今没有一个真正称得上是世界性的权威流行音乐奖项。格莱美也好,MTV大奖也好,还是世界音乐大奖也好,那里面的风光、热闹最终是属于欧美歌坛,或者说是英语流行乐的,那些评奖的方式和结果也是属于他们的。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毫无负担地看看热闹。
总而言之,还是不再说格莱美的种种错误、弊端、过失吧,原谅这一切,虽然格莱美充满错误,但这个星球上我还真不知道有什么事物还在原来的轨道上没变。格莱美和其他音乐奖,只不过是我们欣赏世界文化风景的一扇小窗吧。(胡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