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走向共和》,让人们看到了一些与过去宣传口径或宣传形象不一样的历史人物,如李鸿章、慈禧、袁世凯等,且引发了普遍争议。不少人对剧中一些反面历史人物的形象塑造提出了质疑,认为是在给历史反角翻案。
影视作品里的人物形象是正面还是反面,由谁来决定?当然是由剧作家来决定。然而,人们把电视剧当成了历史文献,显得有点神经过敏。历史人物的陈案可不可以翻,这个问
题一看历史往事就可以明白。所谓的“论定”,只是一段历史时期内的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总可以发现历史人物的新的价值和意义。从“历史是发展的”这一点看,所谓的“盖棺论定”,倒显得有些仓促。时代总在前进,人们的认识总在发展。茫茫青史无限,“盖棺”岂可“论定”?如果“盖棺”即可“论定”,那历史上的有权势的阴谋家更可以有恃无恐、为所欲为,哪怕身后洪水滔天!
历史人物一经“论定”,历史这门学科中很多人就当属“下岗”了。当“论定”盛行时,学术空气一般都比较死气沉沉。现在一部《走向共和》,就引起了那么大的反响,说明我们现在的“论定”思维还相当普遍。在科学上,少数服从多数是没有意义的。科学史上中世纪的那些冤假错案,当时都是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审判中决定的,更不要说定于一尊的弊端了。而在中国,“以吏为师”的传统绵绵不绝,学术的标准往往视官员级别而定。学术上定于一尊,也就意味着学术上的专制,其结果是思想的禁锢、国家的落后。
所以,不管《走向共和》写得怎么样,拍得怎么样,如果不违法,就可以播。多了一个历史人物的版本,对电视观众来说,就是一个进步。因为让观众多了一个视角,多了一个思考的参照。多看几个版本,多几个选择,多几个妄加评论的机会,也是一种观众的权利。在这里,可以借用一下“共和”与“专制”的概念———老百姓有选择,就是“共和”;老百姓没有选择,就是“专制”。
作家写文艺作品,当然全凭他的喜好;至于写出来的东西别人爱不爱看,那是别人的事。他写出来了,你可以看,也可以不看;可以说好,也可以说坏;可以吹捧,也可以臭骂。这都是读者或观众的权利。但是你不可以说,他不该这么写而应该那样写。该怎么写是作家的事,该怎么看是读者或观众的事。这两件事不要弄混了。而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弄混了,多管闲事了,都想客串或反串“掌门人”。
什么是历史的本来面目?这个问题像所谓的“绝对真理”一样,总是困扰着很多人。苏轼看庐山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历史人物是复杂的,如果简单地把历史人物分为正面反面,判为好人坏人,那是把复杂的历史简单化。简单化的历史观,包容度肯定受到影响,又何谈“历史的本来面目”?深圳商报记者朱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