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朱波)电视剧《走向共和》,在央视以每晚连播3集的方式“赶”播完了,然而,该剧在观众中的反响,却印证了一句广告词“滴滴香浓,意犹未尽”。对洋务运动、北洋水师、李鸿章、慈禧太后、袁世凯等如何评价,一直是人们近期争议的焦点。
一位观众称,历史剧《走向共和》从一个更加人性化的角度,对几个重要历史人物重新进行了诠释,这种诠释让许多人感到不安。因为它和我们历史教科书的定义相差太大。我
们相信真实的历史,问题在于,电视剧和历史教科书哪个更接近真实的历史?
有认真的读者指出,“看电视时,觉得电视剧中的人物事件与以前所知的相差太离谱,所以用心看了些这段历史的有关学术资料,才知学术界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了对洋务运动、洋务重臣李鸿章等人的重新研究和评定,虽然仍有种种不同看法,但20多年来这种观点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不过,这种在学界早已蔚为大观的观点,对非学术领域的影响甚微。《走向共和》有意识汲取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使新的学术观点在20年之后,终于对大家产生影响,可以说是艰难的突破。
但必须指出的是,或许是这部电视剧的容量有限,在对洋务运动、李鸿章等洋务人物作了全新诠释的同时,却有些过于简单化。洋务运动是一场‘官办’的办实业之路,因此有着天生的贪污腐败的缺欠。一些兴办洋务的人员在冲破重重阻力创办各种近代化企业时,也捞了不少私利。如盛宣怀为人干练,是李鸿章的得力助手,创办洋务企业可谓功勋卓著,但个人的贪渎也是出名的。而且,洋务各派系间的明争暗斗非常激烈,李鸿章与张之洞的矛盾就很深,这点在这部电视剧中完全没有反映出来。其实,如实地表现这些,更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复杂与丰富。”
上周我们罗列了观众对剧中慈禧的不同看法。本周对剧中梁启超的人物塑造,部分观众也提出了看法,认为他是近代中国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那一支“巨笔”使全国舆情为之一变,甚至影响了从鲁迅、胡适直到毛泽东等一代人物。在此剧中梁氏的光芒和英姿全无,相反一直好像是个唯唯诺诺的“小学生”,完全被“矮化”,甚至在孙中山面前仍如小学生一般。其实,如果正面表现改良与革命的思想争论,将使该剧更有思想深度。
相较之下,袁世凯是这部电视剧塑造得最为成功最为精彩的人物,这点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观众评价,“既没有脸谱化,却又把他的权谋数术、狡猾奸诈表现得淋漓尽致。对袁氏的历史定位相当准确。”
除了谈“历史”之外,观众们还畅所欲言各自的观后感。“本剧好就好在促使国人重新反思中国近代史落后的原因。”
“《走向共和》是一部艺术作品。就个人观点来看,窃以为‘直指内心世界’是一个突破。在这一点上我还从没有受过如此震撼!”
除了央视的《走》剧,本地电视台正在播出的《南少林》、《惊天铁案》、《放爱一条生路》以及央视八套播出的《亲情树》,都是比较受观众欢迎的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