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著名学者胡伟:《走向共和》应当从大的方面来看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23日10:46 南方周末
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历史剧《走向共和》于5月18日晚播毕,此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在于它提供的观察历史的角度,和我们以前所接受的历史教育迥异其趣。它所突出的慈禧“女政治家”的一面,李鸿章忍辱负重、充满智慧的一面,以及袁世凯“治世之能臣”、大行新政的一面,确实让观众觉得新鲜。 很难说一部电视剧能起到“廓清历史迷雾”的作用(《走向共和》播出不久,即有专家撰文指出这部片子存在很多硬伤),但是我觉得对这部电视剧不能过于从细节来评判,而应当从大的方面来看。 这个剧展示的是从甲午海战到张勋复辟破产的历史时期,可谓中国近代史的宏大叙事。中国近代史显示了追求现代化的努力,它大致上经历了三大步: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也即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走向共和》展现的就是前述“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即制度改革,也就是走向共和。它之引人共鸣、引人反思,就是因为抓住了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 英文中的Republic(共和)一词,来源于拉丁语的respublica(公共事务),意思是说天下为公,国家权力是公有物。共和主义关心的是权力制衡,限制政府的权力,使人的自然权利不受侵犯。据《史记》记载,周厉王行暴政,国人造反,厉王逃跑,后由召公、周公共同执政,故号“共和”。以“共和”译Republic,反映出分享管理公共事物的权利(共)、行仁政(和)是中国乃至人类的古老理想。在历史上,共和作为一种政体,是作为君主政体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但是废除君主本身,并不等于实现了共和,并不能自动避免专制政体的弊端。 从甲午海战中国战败,我们可以看到制度的重要性。过去一直有一个观点,落后就要挨打。实际上,在整个19世纪前半叶,日本的国力并不比中国强,中国到底落后在哪里?《走向共和》表明,不是钱少,不是船不坚炮不利,而是制度落后,政治腐败。 康有为、孙中山等先进人物就是总结甲午战败的教训,才向西方学习,寻找到救国图存的道路,即改革中国的制度。但诸如“戊戌变法”以及清末新政这样的旨在君主立宪的路子失败了,而孙中山领导的通过革命建立“远东第一共和”的实践换来的却是帝制复辟和军阀混战。 因此,我同意该剧策划郑佳明的说法,走向共和,并不是一个完成时,而是一个现在完成进行时。推翻帝制、建立共和,辛亥革命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又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但是,这个任务还不能说已经完全地完成了。 尤其是以“文化大革命”的悲剧为例,就暴露出共和国制度不完善之处。邓小平于1980年8月18日所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更严重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我们在领导制度、组织制度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 邓小平接着说:“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为什么不可能发生?其实《走向共和》已经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了,它们有民主政治的制度安排。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十六大更进一步,提出了文明的三分法,增加了“政治文明”,三位一体。这可以从中国的近代史找到很好的依据,意义非常重大。其实,物质文明的核心是“器物”,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制度”,精神文明的核心是“文化”。或者换句话说,物质文明的核心是先进的生产力,精神文明的核心是先进的文化,政治文明的核心就应该是先进的制度,或者说是先进的政治制度。“三个代表”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制度上的保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政治文明的核心就在于先进的制度,尤其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安排。可以说,政治文明建设将是中国未来很重要的发展方向。 这部连续剧还给我们很多启示:如虽然改革较之革命更温和,但改革也是要流血的。维新变法中,谭嗣同等六君子为了改革中国的制度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付出了鲜血。清末的“新政”也是很不容易的,既得利益者剧烈反弹,几百个京官、上万个外地官员向慈禧太后请愿要杀袁世凯。 这部电视剧还有一个重要启示,就是改革还必须及时,如果不及时就会出大乱子。清末的改革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把它概括为“迟到一步的改革”。不是晚清政府没有进行政治改革,但总是改得不及时,滞后了一步。因为改得不及时,所以总不能产生好的效果。 当然,历史是不可以假设的,但是,马克思说过,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就必须以史为鉴,吸取中外历史上———不仅是晚清政府———的经验教训,抓住时机,及时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政治文明建设开辟更为坚实的道路。(作者系著名政治学者,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