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8月中下旬,成龙主演的最新港产电影《飞龙再生》将在中国内地与美国同步首映。影片取景于爱尔兰、泰国、香港,故事里成龙扮演的警察死而复生,更获得超自然神力,与国际邪恶势力斗争到底……这些对熟悉成龙电影的人来说都不算太新鲜。相对而言更值得一提的,是自《卧虎藏龙》在美国成功后,中国电影人纷纷拿出试身手于海外市场的架势,大陆有张艺谋的《英雄》,这部《飞龙再生》则是香港的作品。它们的表现还无法预期,但香港电影人自嘲“制作麦当劳”的态度,倒是已经比前者显出了更多的大方和务实。
最贵的港产片
《飞龙再生》制作成本3500万美元(约3亿港元),是香港有史以来最贵的一部电影。但电影尚未上映,投资商已经赚了钱。导演陈嘉上告诉记者,这部电影在2001年7月开拍,大概一周之后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即开始洽谈购买电影版权。最终哥伦比亚于去年初以4亿元港币,买断该片在全球除亚洲和法国外的放映版权。
“电影拍完后交给哥伦比亚公司,曾经有专业人士认为这部电影看起来像是8000万的。”陈嘉上很有些得意,“很简单,我们拍戏的热情超过成本。”他回忆在泰国拍戏时,“成龙不会住豪华酒店,片场不会见到明星的拖车,而省下来的钱都用在制作上。通过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争取来多很多的制作空间。成龙说如果拍一个美国片,不可能拍这么多出来,美国制作只拍几天,而我们拍了几十天。”
当然也有省不出来的。陈嘉上解释这部电影为什么做了这么久:“特技很难做,超过500个镜头,以《骇客帝国》那么大型的投资,可以在很短时间里完成复杂的特技,而我们这样的成本,惟有用时间去换。”
“虽然这部电影是香港有史以来投资最大,其实在好莱坞来讲却是成本够低的制作。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相信我们的创作条件还是优秀的,因为中国的人力物力还是比较便宜,挑战好莱坞这个市场依旧值得去试。”
跳?能跳得过蜘蛛侠?
原版的《飞龙再生》直接使用英文对白,如果不知道背景,或许你将很难察觉它与成龙的好莱坞制作诸如《尖峰时刻》、《上海正午》有什么区别。但或许正因如此,它目前已经得到确定的美国上映影院已有2000家以上。“我们得到的是广泛的公映,这绝对是好莱坞主流电影的一种做法。”制片方英皇多媒体集团的行政总裁张承襄力不无自豪。
即便是拿动作特长去拼海外市场,张承襄力也认为其实仍然存在风险,因为动作与动作也不尽相同。“比如当初《卧虎藏龙》就是蛮大的一个冒险,当然它成功了,可是你真的不知道外国的观众对这种武侠片有什么反应。”《卧》片在美国也先是小规模放映,得到很好反响之后才有越来越多影院加入。而成龙电影独具优势,西方观众喜欢他,因为他的表演平易近人,他的动作看起来像是任何普通人都能做到的。
“我的看法是,《卧虎藏龙》是艺术,不单是动作,可能动作以外还有一些意境的东西。以我的了解其实外国的观众对吊来吊去、飞来飞去那种所谓动作,兴趣没有那么大。所以他们喜欢看成龙是因为他那种很真实和更实际的打法。”张承襄力说,至于至今还未在美国商业上映的《英雄》,他显然不太看好:“我觉得《英雄》可能是更过火一点。你说他跳来跳去,不可能比蜘蛛侠跳得更好,是不是?”
返销美国的电影麦当劳
香港电影的动作特长被好莱坞“拿来”,已经有了多年的历史,《飞龙再生》很有些“与其被你拿去包装,不如我们自己做大”的意思。“如果问成龙,他会告诉你,他都不太满意好莱坞电影里那种动作。他认为他们能够拿走表演,但拿不走神采。”陈嘉上说。即便是一些已经相当精彩的动作,比如袁和平做的东西,他仍然相信如果真的给袁和平完全的权力作决定,而不是在美国人那些框框里面工作,他会做得更好。在《飞龙再生》里,陈嘉上完全给回香港电影人像成龙、洪金宝他们自己的决定权:“在动作上我完全听洪金宝大哥的意见。他真的是很厉害。他们真是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搞,所以其实很开心。这样拿出来的作品,其实会有放到最大的商业空间。”
但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专为美国市场制作的,这意味着它终究摆脱不了“美国人那些框框”。“我们觉得有了成龙,为什么不做一部由我们生产的成龙电影呢?但是这个过程其实相当艰苦。”陈嘉上说。从最初的剧本创作,他们就必须广泛听取美国各方反应,然后修改。他们也得到了成功华人电影工作者的帮助,比如曾担任过《卧虎藏龙》和《英雄》制片人的江志强,就给了很多意见。
“可以这么说,这个制作对我们来讲是商业挑战大于一切,事关我们怎样将一个产品摆在美国市场。”陈嘉上坦承影片制作过程繁复,“前期和哥伦比亚方面有很长的商讨,我们希望可以更多保留亚洲电影的特点,对方不是太同意,希望更美国口味。大家作过好多商讨,最终可以说大家都有很大让步。”而此前影片监制张庭坚也曾对媒体承认,为迁就美国的文化和市场,他们在哥伦比亚公司要求下改动了对白和场口。
那么这部电影究竟会与成龙以前的好莱坞制作有什么不同?“我们很希望能够做到,当然我也不知道究竟观众会否得到这个感觉。”导演称目前美国方面的内部试映、调查,得到的反应很好,使他们将本来计划在9月甚至10月上映的安排,提早到8月。“对我们来讲这是他们有信心的表现。”
陈嘉上开玩笑说,自己现在是做麦当劳的。“我希望可以多一个手段将香港电影带入美国市场,但其实这种制作方式,我又必须承认,是一种为他人订做。不是我们精品的川菜、精品的广东菜。作为一个生产手段,我不介意去生产很好的麦当劳,卖回给美国。但从我自己的角度,我相信以广东的生产方式,可以令到我们本港或者中国本土自己的电影做得更好,有一天可以用我们本来的面目,去美国市场。”简单说就是做两手东西,用“麦当劳”赚钱,让本土电影产业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如果说让我们的工业完全做这样的事我会极端反对。因为我们的生命在于生产本土电影。”
“文艺片不是香港的特长”
《飞龙再生》作为进口大片进入内地市场,顺利出乎张承襄力与英皇集团的预料:“我的感觉很好,觉得内地电影部门的态度很开放很开通。很感谢国内的有关部门,有机会让香港一部这么严肃、用心的制作能够在内地上映。我们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上我们的电影,都是中国人嘛,应该给我们更多机会。反正大家从很多渠道包括盗版DVD都看到我们电影,不如给它正规的渠道。”
内地越来越成为香港电影要努力抓住的市场,但与海外市场一样,香港电影与内地尤其是北方,也存在地域性的文化差异,“所以我们只能拍一些我们专长的动作片,或是身体语言的喜剧,可能才会在北方市场为观众接受。而有些电影可能投资较小,口味比较本土,比如一些笑料只能在香港看得懂。这类型的电影还会继续存在,也应该继续存在。比较多的类型才会有生气,也是很健康的发展。”张承襄力说。
“剧情片或文艺片,其实从来都不是香港电影的特长,文化上我们是比较俗的。我们俗其实就是我们最可爱,或者最有活力的地方。阿城说得很好:‘在内地已经消失的世俗精致文化,香港都有,而且是活的。’可以说它的根基不是很厚,可是它就是有种跟随时代,跳跃得很快的感觉。这是香港无论电影或其他形式的文化产品的特色。我们怎么学也学不到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那种很深厚的文化传统,所以我们只能做我们最擅长的东西,希望通过文化交流,北方观众也能接受我们很活泼,可是比较俗的方法。”□本报驻京记者李宏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