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惟一拥有进口大片经营权的中影公司每年引进50部进口大片,每部片子的配音问题从来都是隐而不显,但这次《黑客帝国Ⅱ》的配音问题却不同,当红明星李亚鹏被选中担当里维斯的配音,结果却引起了喧然大波。
谁选中了李亚鹏
按照李亚鹏自己和中影公司的说法,是美国导演选中了他。
华纳方面给出的解释似乎也支持这种说法。华纳公司在英国有自己的配音专家,但因为非典的影响,没有办法来中国,加上华纳公司本来希望使用一些有人气的当红明星为《黑客帝国Ⅱ》配音,以便抵消非典给电影业带来的影响,提高《黑客帝国Ⅱ》的票房号召力。当李亚鹏被媒体爆料将为《黑客帝国Ⅱ》配音后引发观众一片抗议声后,华纳公司的态度也异常地坚决,不仅否认借李亚鹏之事进行炒作,并且不惜与媒体和观众力争,称李亚鹏的声音很符合里维斯的声音,当人们质疑李亚鹏的人气有"运气"的成份时,华纳公司的外籍负责人老大不高兴,皱着眉头反诘:"难道只有运气?"
但是事情真地只是这么简单?
最早时候,盛传是华纳公司在众多中国明星中独具慧眼选中了李亚鹏。但这种天真很快被事实击穿,中影公司只是邮寄了李亚鹏一个人的带子,也就是说,华纳公司并无选择的余地,在配音人选上其实华纳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中影公司寄带子也不是乱寄的,寄的是堪称李亚鹏早期的成名作《京港爱情线》,华纳公司在测试之后,认可了《京港爱情线》里的李亚鹏。没想到的是,观众却不认可李亚鹏,不仅不认可,还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抗议,演成一个大风波,不少观众甚至表示如果真是李亚鹏配音,将不会去影院看《黑客帝国Ⅱ》。
影片是要给观众看的,尤其华纳历经美国市场选择的压力,很容易向票房屈服而走马换将,而且《黑客帝国Ⅱ》属于中影公司引进的分账片,与中影公司一般付给外商4-7万美金一下买断版权的买断片不同,其票房收入是在华纳和中影双方按一定比例进行分账的,其票房好差直接影响华纳公司的经济利益,考虑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中国观众对《黑客帝国Ⅱ》的看好程度,华纳在这时候做出走马换将的选择毫无疑问是明智之举。可是华纳公司为什么不换掉李亚鹏,颇令人费解。更进一步说,华纳当初担心非典的影响而建议中影公司起用有人气的当红明星来配音以挽救票房,可当观众一片抗议声直接影响到其票房时,华纳为什么还为李亚鹏一力力争。
如何解释这些现象?是华纳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是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还是其中另有隐情?
所有的母牛都是黑的
自从建国以来,中影公司一直是国内电影业界独霸一方的巨头。虽然1993年电影业推行改革,各地电影制片厂可以自主发行国产影片,2002年的院线制改革进一步打破了中影在国产影片上的垄断地位,但其在进口影片发行权上依然是独家经营,垄断地位长期以来一直根深蒂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华纳公司要进入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只有中影公司一个买家,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不要说是配音的人选问题,即便是分账的比例上也肯定是处于劣势。而因为中影公司垄断了进口大片的惟一经营权,国内观众要么去忍受李亚鹏式"靖哥哥"的声音,要么忍痛割爱不看《黑客帝国Ⅱ》。当然中影公司自己并不认为已经完全把持了市场,称观众不愿看李亚鹏版,还可以选择去看英文原版字幕,但这种选项只剩下一个的选择,其实质与华纳公司只有一个李亚鹏供选择竟然如出一辙。无论是国际电影业界呼风唤雨的巨头,还是不愿沉默的沉默大众,在中影公司的垄断面前,事实上都处于失语状态。
谜底至此可以揭开:垄断体制选中了李亚鹏。
垄断像一张无边的黑幕,可以消弥一切差别,黑的固然是黑的,连白的也成了黑的了,甚至反而不如黑的。这让人想起黑格尔在批判德国浪漫派哲学家谢林的"绝对"观念时曾说过的一句很著名的话:在其中所有的母牛都是黑的。
在垄断体制下,观众的呼声被完全忽略不计;李亚鹏在《射雕英雄传》中声音再怎么与里维斯的声音不合,也可以忽略不计;甚至5月15日就已在美国和全球部分地区同步放映,时隔两个月之后的7月18日才能上映这样漫长的时间落差也可以忽略不计。在这层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李亚鹏可以坦言争议虽多但没有压力;可以理解为什么李亚鹏在饱受争议之后无奈的说:我只是个演员,如果知道争议这么大,我可以不接;可以理解为什么张纪中认为没有必要对李亚鹏的配音问题加以讨论。其理由很简单,因为大多数观众除了去看李亚鹏版的《黑客帝国Ⅱ》,再也不会有别的选择。对于这一点,套用一句当下被人说滥了的话,就是"地球人都知道",华纳公司当然也知道,在中影公司一家独大的情况下,由李亚鹏"炒作"起来的"人气",反倒提高了票房也未可知,何不将错就错呢?
可惜,对于中影公司和李亚鹏来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早在2001年底,文化部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联合颁发的《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中明确规定"拓展国有主渠道,建立两家进口影片发行公司。保留中影集团原进口影片发行公司,再组建一个进口影片股份制发行公司。新组建的进口影片股份制发行公司,由电影系统内国有资本控股,可以吸收非国有资本参股"。
按照这个细则,2003年5月23日,由19家电影系统内国有企业参股的华影公司以6000万资金正式申请注册,并按照计划已在6月初正式投入运营。影片原则上是两家公司按照50%对50%的比例分配分账式大片和买断式大片。但是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华影公司始终摆脱不了中影公司的影子,因为中影公司本身拥有华影公司的11%的股份,是第二大股东,两家都归属于电影局管理,所以华影公司的影响会大受限制,因此这只是一次电影业的改良而不是改革。
中影公司仍然会是中国电影市场的老大,华影公司敲破了中影公司垄断的坚冰,但要说结束垄断还为时尚早。
华纳边做边等
华纳公司对整个局势有自己的判断。
他们接受李亚鹏是与中影公司的妥协,但他们明白这种妥协不会太多了。因为从理论上说,按照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的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其中对加入WTO后电影产业的开放,中国作出了两个承诺:一是在与《中国电影管理条例》一致的前提下,每年引进20部外国影片作为分账片放映;二是加入WTO后,允许外资参与改造、改建中国影院,但外资的比例不得超过49%。必须注意的是,承诺有前提,就是"在保护期内",而这个保护期的时间仅为3年。
时机一到,华纳公司绝不手软。
华纳事实上已经在试图摆脱中影公司,从与华影公司不同的另一方向上突围。2003年6月中旬,华纳公司参股上海永乐电影城,目前华纳占股49%,永乐控股51%的"永华影城"已经注册成立。借着永华影城,华纳可以在自己投资的影院里面全力经营自己的片子,因此,7月12日,在上海永乐电影城比中影公司的放映日期提前6天放映《黑客帝国Ⅱ》。
对于华纳此举,业内人士认为在电影局进一步放开电影政策之前,华纳很难有所作为。由于中影公司一家独大,华纳公司缺乏讨价还价能力,也难以找到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华纳与上海永乐电影城的合作几乎是个赔本生意:华纳公司的年收入在300亿美元以上,而参股永乐的投入大概只有200多万美元,他们目前进入中国的利益几乎是零。但华纳公司却极其认真,与永乐进行了长达一年半的艰苦谈判,每一个细节都是锱铢必较,与其在与中影公司关于《黑客帝国Ⅱ》配音问题上的一再退让形成鲜明对比。
与永乐的合作,华纳公司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是在等待电影政策放开的那一天,如果一时等不到那一天,至少以后与中影公司打交道时能增加讨价还价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说,《黑客帝国Ⅱ》配音问题对中影公司乃至李亚鹏之类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周祖文
资料:《黑客帝国Ⅱ》配音事件
◇6月9日,媒体传李亚鹏将在《黑客帝国Ⅱ》中为里维斯配音,周迅也有可能为莫丝配音。
◇6月10日,李亚鹏为里维斯配音之事引起强烈反弹,媒体和网络之上一片抗议声。由于李亚鹏在新版《射雕》中的声音过于憨厚,以至于有些傻,对《黑客帝国Ⅱ》这样一部洋溢着后现代气息的高科技影片,李亚鹏那种"靖哥哥"式的声音普遍不被看好,有人甚至发出了"救救黑客"的呼声。
◇6月11日,李亚鹏经济人出面澄清,称李亚鹏尚未答应为《黑客帝国Ⅱ》配音。同日,中影公司也发表声明,称其没有提议李亚鹏来为《黑客帝国Ⅱ》配音。
◇6月12日,李亚鹏承认为《黑客帝国Ⅱ》配音,并称争议虽多但没有压力。
◇6月13日,李亚鹏再谈《黑客帝国Ⅱ》配音问题,称自己被美国导演选中。
◇6月16日,张纪中谈李亚鹏为《黑客帝国Ⅱ》配音问题,认为没有必要对此加以讨论。
◇6月19日,华纳公司正式宣布,李亚鹏为《黑客帝国Ⅱ》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