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制造与黄金时代的记忆
(序)
程青松
80年代初,"香港制造"的电视连续剧进入中国内地,《霍元甲》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时万人空巷的情景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之后,港剧长驱直入,跨过长江、跨过黄河,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迅速占领了内地的电视屏幕,以播放港剧和港片为主的录像厅更是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在神州大地处处开花,城市、集镇和乡村的录象厅外接的喇叭里,《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歌和插曲此起彼伏,风靡一时。
自《霍元甲》在内地播出后的十余年时间里,年年都有港剧在内地掀起收视热潮,《霍元甲》、《万水千山总是情》、《京华春梦》、《射雕英雄传》、《上海滩》、《神雕侠侣》、《流氓大亨》、《上海大风暴》、《义不容情》、《我本善良》等等,无不受到内地观众的追捧并奉为"经典",出演港剧的演员周润发、郑裕玲、梁朝伟、刘德华、张国荣、赵雅芝、汪明荃、黄日华、翁美玲、陈玉莲、万梓良、刘嘉玲、温兆伦、温碧霞等等都成为内地观众喜爱的"香港制造"的明星。港剧的主题歌以及插曲更是带动了粤语歌在大陆的流行,卡拉OK里,平时不会说粤语的北方人唱起粤语歌来也是有板有眼,这粤语歌一流行就是十余年,直到香港回归之后才逐渐式微。
尽管有很多自负的大陆文人对港剧表示了十二万分的不屑,还贬称香港为"文化沙漠",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港剧依然在源源不断地生产,而香港电影更是在90年代全面超越了大陆电影,无论是商业电影还是艺术电影,所获得的成就都可以用"辉煌"来概括。到了21世纪的今天,虽然港剧已经远非80年代那般火爆,但仍然是吸引内地观众眼球的一份不可或缺的娱乐产品。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当年大受欢迎的港剧屡屡被内地的影视公司重拍,《霍元甲》、《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等等先后出笼,可以说,制作者无不希望借助港剧当年的声势再次获得高收视率。这样的生意经是否能做成,那还要看现在的电视观众买不买帐。毕竟,看电视的人已经变了。
80年代内地的官方电视台也生产了不少的电视连续剧,不乏《红楼梦》《四世同堂》《围城》等受到欢迎者,但是要让人记得住的屈指可数,能象港剧这样至今还在以VCD套装的形式在市面上热销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为什么国人对港剧的喜爱程度更甚一筹?港剧究竟有什么魔力让人情有独钟、耳熟能详、念念不忘?我想,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那些"香港制造"的爱恨悲欢和生死情仇牵引出来的并不是港剧的故事和内容,而是我们关于那个犹如黄金一般的80年代的记忆。
对每个经历过80年代的人来说,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个人的记忆",还有不少的他们共同的"集体记忆"。长时间只能看到8个样板戏的内地观众,被港剧里面所演绎的最基本的人性故事,以及丰富多元的人性世界所吸引,上海滩的诡谲莫测,蒙古草原的自由奔放,或者如《义不容情》里的所张扬的善恶交战的道德力量,给从暗黑年代走来的人们极大的心灵震撼和撞击。港剧给我们提供了更多世界图景的观看的机会。在我看来,80年代,也正是给每个人机会的一个时代。
英国作家约翰 埃利斯说:电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私生活。这是我看到的揭示大众文化精髓的最精准的一句话。香港、内地和台湾,甚至新加坡,在亚洲的华人世界里,大家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和相近的伦理观念。在港剧里面,我们看到了东方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同时作为"观看者"也在其中看到了自己和自己的时代,私密的空间和公共的空间。
用一本书来记录这些深深的影响了国人精神生活的港剧,是一件具有文献性意义的事情,这样的发掘、归纳与整理恰逢其时。主编者曾子航是电影频道《佳片有约》的主持人,他曾就读于广州的中山大学,他在大学时代就观看过大量的港剧,也一直有心地收藏"关于港剧的一切"。今天,他和他的朋友们所做的这样一件事情不仅仅是出于怀旧的目的,而是给我们提供一份翔实的文献。这样的事情,港剧的原产地--香港,都还没有人来做。作者做的是大众文化研究的事,却没有故作高深的理论腔,他们用纪实与娱乐并行的态度,以人物列传和类型研究为主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有关我们和我们的时代的记忆的纵深的行走,读起来令人兴致盎然。
当然,港剧仅仅是80年代中国大陆民众最重要的文化消费之一,和它相伴的还有邓丽君的歌曲、琼瑶的小说、三毛的散文,金庸的小说、台湾和新加坡的电视剧以及大陆自己所制造的大众文化产品等等。作者透过书中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港剧和那些在我们记忆里熠熠闪光的港星,试图勾勒出20世纪末80年代--90年代中国大陆大众文化的基本面目。他们完成了这样的描绘,这,便是意义之所在。
2003,3,7于盼城居